第七十六章 占山()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7      字数:9882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可怜千点珠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真乃绝句。西坡居士之才情品性,使吾等拜伏矣。”

  “诸位哥子,汝乡何处?”

  因为得到刘昌郝的嘱咐,无论几个士子怎么问,韦小二几人就是闭着嘴巴不说话。当然,他们心中也有些小自得,少东家有才情,自己这些客户同样地脸上有光彩。

  皆说前面那首词不大好,好词出来了,非要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那能有多少词?然而那一种好卖呢,还是前一种的更好卖。大过年的,有多少人喜欢“又相对,落梅如雨”。也不能说这首词不起作用,因为它的出现,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也拉动了所有鞭炮的销量。特别是第一批送的鞭炮,有的店家都卖得差不多,尝到甜头,一起追着朱三继续加契单。

  “我这不是卖鞭炮,是在卖诗词。”

  刘昌郝将荆五他们叫来。

  是光棍汉,忌讳多,仅六个人,实际是好安顿的,但往谁家安顿,只好让他们早上来,晚上回。但土坯是现成的,无外乎是伐木做梁做柱做窗门,买竹子做椽子,再买一些钉子芦席过来,刘昌郝又请了两个木匠来,人又多,几天,两栋草房子盖好,家具是来不及打了。

  好在这六个光棍汉家里还有一些简陋的家具,包括过冬的衣服被子,刘昌郝又让韦小二他们买来一些旧毡毯皮袄靴子,说好一视同仁便是一视同仁,随着刘昌郝让荆老五他们搬了过来。暂且一人一间房子,因为分了家,六人轮流做饭,洗衣服自己解决。等明年开春,再抽空盖四栋房子,打一些家具。

  荆老五六人也无异议,荆老五还好一点,有两人还是朱庄那边的,路更远,来来去去的极不方便。六人搬了进来,刘昌郝立即给钱粮,还在乌头渡替他们一人买了两匹麻布,拿出一匹布让其他妇女替他们做了衣服,一匹布做床单床罩。在刘昌郝眼里,这些小举措连“人性化”都称不上,却让大家皆感动。

  刘昌郝也满意,若不是有些忌讳,添了六人,等于添了六个生力军。并且与周边其他人家相比,六人皆是鳏夫,是无根浮萍,来到自己家中,等于是在自家生了根,能保障忠诚度。事实上几人干活也比较勤快,使其他客户迅速扭转了对他们的印象。

  几人搬好家,刘昌郝将各个劳力集结。

  天正式冷了下来。

  但这个冬天,对于各个客户来说,并不难熬,不管是新还是旧,人人都有了一件皮袄子,以及毛褐衣毛褐裤,脚上穿的是毛袜靴子。

  刘昌郝让他们带着工具,来到引水渠。

  这是秦瓦匠提议的。

  刘昌郝请了许多人做了不少天的工,余下的引水灌与灌水渠今年还是修不好,特别是灌水渠,不但长,刘昌郝又加了一个个很深的蓄水池。且事有先后,灌水渠是在田间修,隆冬影响不大,引水渠乃是在山间修,本有许多坚土,到了隆冬结上霜冻,会更加难修,必须将它放在最前面。

  说的对,刘昌郝从谏如流。

  第二天,刘四根过来,打架他是不敢的,但我是来讲理的:“刘昌郝,此乃吾家之山。”

  事情还是鲁氏引起的。

  鲁氏来到刘梁村,也有极少数人伐柴卖,这个不大划算了,鲁氏便学来烘木炭的手艺,兴办木炭窑,冬天请人伐木烧炭。没多久,村里有人仿效,孙岭村都出现了两家木炭窑。

  鲁氏便想,只伐不载终不是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