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智慧(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7      字数:10906
�师礼,两匹彩绢,两包茶叶,两大块腌肉,两大盒从乌头渡买来的果子。全部是两,宋朝对数字也讲究,喻意好事成双。

  “小乙哥,我陪你一道去。”刘昌郝说。

  “不用,”梁小乙想也没想就立即拒绝,拜师,得行大稽首礼,与跪礼略有区别,梁小乙感觉若刘昌郝在边上,他会丢人。

  “好吧,你去。”

  外面正在下雪,对于刘梁村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

  刘昌郝站在雪地里,呆呆地看着梁小乙的背影,他在想自己没有继续阻止,是做对了的,还是做错了的。

  站了一会,回家,居然看到朱三正坐在自家吃茶,看到刘昌郝回来了,立即问:“刘有宁,你家鞭炮几时做好?”

  这场雪下的很不好,若是再晚几天,那怕多花一点钱,未来山塘漏水率会更低,以及这个鞭炮。

  刘昌郝无奈说:“还有三四天。”

  为了抢时间,他几乎绞尽脑汁,但数量太多,让他也无可奈何。

  “你昨天应送一批鞭炮去京城。”

  皆担心哪,到了这时候,惠民河说冰封就会冰封的,不然朱三也不会冒着大雪,刻意赶到刘家追问了。

  “我也想过,然恐随时落雪,鞭炮不能受潮,我岂敢运?只能等此场雪落完,我立即将家中所有鞭炮运走。”

  只要将这批鞭炮及时运走,后面的数量不多,大不了多出运费,用牛车驴车,一车车拉到京城。

  “明年还须早做。”

  “今年我便想过须早做,然经济周转不开,无奈也。三郎,上次托你打听之事,你可问过?”

  “问了。”

  朱三仔细地打听,居然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奇的世界。古代人也有古代人的智慧,刘昌郝说早上市三四十天,只能称为早上市,朱三说的嫩葫芦才是真正的反季蔬菜。

  但打听后,朱三才知道原来有无数人在为这个早上市或反季上市努力着。

  如眼下的蔬菜,常见的是青菜,大白头(大白菜,又叫白菘菜,或菘菜),小白头(小白菜),黑白头,豆芽,波棱(菠菜),价格也不贵,同样是朱三家常买的蔬菜。

  市面上可不是这几种蔬菜,有不少乃是窖藏菜,于九月或十月,在向阳之处挖四五尺窖坑,一行菜一行土,再用草秸厚厚覆之,经冬取出。以及更复杂的沙藏、冷藏、混果、蜡封、密封等贮藏手段。不但会贮菜,也会贮水果。

  易贮藏的隆冬取出,价格不会贵多少,少者只有一两倍,多者不过三四倍,如山药、薄荷、嫩姜、萝卜、芋头、梨、沙果。不易贮藏的则会很贵,如生菜、芹菜、葡萄,只要隆冬拿出来未坏掉,往往会翻上数倍数十倍的价格。

  这属于藏的方法。

  还有一种是种的方法。

  唐朝便有人利用长安城外的温泉水种植反季蔬菜与花卉,包括牡丹。

  开封没有温泉,但有人发明了一种更高明的方法,先挖一个地房(稍大的地窖),下面放上若干马粪,利用马粪发酵时所产生的热量种韭黄,当然,这种种植方法,面积有限,热量有限,产量也有限,还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但只要种出来,往往一斤需几百文钱,被贵人家称为“珍菜”,寻常百姓连问价的勇气都没有,反正包括朱三在内,统统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