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甜(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8      字数:11168
�瓜更甜,但刘昌郝不说了,他老爸老妈渐渐老了,农村人,那来的退休一说。

  为什么开封一带瓜比较甜,砂质土壤,利于瓜类作物生长,座果时雨天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结晶,富钾土,能提高糖分含量。

  具体一点,座果后尽量地保持有很大的温差,人不可能调节大气的气温,但可以调节甜瓜的座果时间,务必让它们在四月座果,正是一年中温差比较大的时候。

  座果时控制氮肥,多施钾肥,刘梁村这片土地什么都缺,唯独不缺钾素,甚至刘昌郝还准备施少量焰硝溶液,焰硝便是硝酸钾,钾肥!

  成熟期必须控水,水分多了,必影响含糖量。

  种植地区必须有很好的光照,也不能等老天,一是调控座果时季,二是让它朝天长……

  适期采收,不得使用催熟剂、膨大剂让其提前成熟。

  最后一条,也是关键的一条,必须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他老爸说是饼肥,饼肥确实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但其他的有机肥同样也可以。

  多施的多,不是几百斤的多,若是放在大棚里种,因为产量高,每亩得施4000-5000公斤的有机肥,即便是露天的,最好也要施上六七千斤有机肥。只要施到这份量,那怕是大棚瓜,也会很甜。事实是不可能的,不提上哪儿弄来这么多农家肥,即便弄来了,得多累人,那只好用化肥,于是瓜产量跟上了,又不甜,催甜素又来了。

  更甜可以,在宋朝也能做到,但想要瓜有多甜,人就有多累多苦!

  按照标准,刘昌郝施用的肥料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施下了大量沤肥,还有沼肥,沼肥不仅穴施,还有一个重要用场,叶喷!叶喷的不仅是沼肥,还会喷另一样东西,醋!以及塘泥,每亩均摊下来,能放了两立米多塘泥,当然,放在一亩地上,不算多,然而这是沤积了不知多少年的淤泥,想想江东圩粮食的高产,虽然只有两三立米,不亚于十石堆肥之作用。

  七七八八算下来,加上宋亩略小,应当足够了。

  放下堆肥,然后盖地膜,原先准备盖的地膜只能卡着两条垄沟,不过清明这批契单成了最大的惊喜,经济宽裕,刘昌郝从吴坊主手里又买来大量白纸。不但有地膜,定植后,会搭一个真正的小拱棚,不高,将瓜垄盖起来。地膜的尺度也放了不少宽度,一直盖到瓜垄两边的底部。盖好后,略微压一些碎土上面,定植时重新将它揭开,定植后再覆上,绷紧,眼下用不着绷紧,起的作用一是以防下雨,雨水将堆肥淋入地下,二是抬高地温。

  吃中饭时,沈氏说:“繁乎?”

  “大娘娘,他人之家甜瓜种乎?”

  “还早吧……”沈氏不确定地说,早的还有十几天,迟的甚至还有二十多天,才会播种甜瓜,刘昌郝家的甜瓜离定植都不远了。

  “虽繁,亦早,早则能售高价,亦能高产。”

  “种花我不懂,种瓜你为何与他人亦是两样?”

  都一样了,自家的瓜还能卖出价格么。

  “昌郝,与去年相比,今年快多了。”

  刘昌郝不置与否,第二天鞭炮做好了。沈氏说快,确实快了不少。去年每天平均只能做出九十余贯鞭炮,这次平均每天能做出一百四十多贯鞭炮,当然,去年教阅,许多妇女经常回家浇灌。今年没有教阅,平均每天多出十余人上工,若不是刘昌郝又请了三十多个劳力过来干活,每天上工的人还会更多。总体上效率提高了四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