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召.编故事(下)(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9      字数:13080
�缺点,就是比较贪,虽然死后,他的几个儿子皆没有做大官,不过其家现在仍比较有钱,有诸多家产。至于李阔海是如何将这枚镜子卖给王衙内的,刘昌郝也不大清楚了。

  他说:“若是镜子光滑清晰,人照之,纤毛毕现,便是那面镜子。其虽赠与我,然我不能无劳受其贿,原先将替其保留,下回复归时,还与他,然去年险恶,迫于无奈,交与县城李官人,由此交换,替我家将危机化解。”

  “是何危机?”

  刘昌郝皱了皱眉头,说:“已经过去,我不欲多言,还是说正事。”

  “回家后,我踱到此处,卧于盘石之上,仰头看天,当时风刮松林,虽树少,亦有些许涛声,似吟似和,天空蔚蓝,云彩洁白,忽然间,我心灵安静之极,然后我便看到了一扇门。”

  “不会吧,”朱三说,刘昌郝是卧在盘石向天上看的,那扇门在何处?

  “三郎,非是你想象之门,我便推开这扇门,发现门内有无数浩瀚,甚至前所未有的知识。”

  “吾知之了,”李二郎说。

  前面刘昌郝便说过,他自幼喜欢读书,还读了许多杂书,偏巧又遇到了一个道士,道士说了许多光怪陆离的外面世界的传闻,传闻不一定重要,重要的乃是让刘昌郝开拓了眼界。

  只是以前他一直没有将这些知识融汇贯通,大约是他回到家,躺在这块盘石上,心情宁静下来,忽然处于一种“顿悟”的状态,然后看到了许多,或者说想到了许多奥秘的学问。

  朱三眼睛珠转了转,通过李二郎与刘昌郝的对话,刘昌郝应当没关系,不然李二郎也不是这种态度,于是他开了一个玩笑,躺在盘石上,仰头看天,天空雪花在飘,耳风北风在刮,且盘石上还有许多雪花,他冷的一哆嗦,连忙爬了起来。

  李二郎忍不住放声大笑:“朱三,汝是一辈子看不到那扇门的。”

  不但朱三,可能整个宋朝,也未必有几人能“看到那扇门”。

  刘昌郝带着他们下山,未去鞭炮作坊,看也可以,但没有看的必要,重新来到老田。

  “李二郎,我看到了许多新奇的知识,看到最多的还是种植,世人种之皆知其然,我种之,渐渐已知其所以然。”

  “本源?”

  “几已是本源,固我能种牡丹,未来且不会比洛阳差。我种甜瓜亦高产也,每亩几达四千斤,明年可能接近五千斤。”

  卖出的净重没有这么多,但若是将挑剩下来的次瓜,偷掉的瓜,白送的瓜,留种的瓜,一起加上去,是快接近四千斤了。四千斤便是四十余石,况且明年会更多,李二郎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听到这个产量,他都有些眩目。

  “李二郎,李太白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子美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两者谁意境更高乎?”

  “各有所长吧。”

  “我以为杜子美乃更高也。若能得广厦千万间,庇尽天下寒士,事权贵又有何妨,吾愿舍弃吾所有荣誉、财富、生命。李二郎,你可知棉花乎?”

  “棉花?”

  “木棉,非木绵树的木绵,其乃一岁一枯荣,能织布。”

  “我知道,岭南福建已有多处种植,用其织吉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