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T字(3)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50 字数:13210
“四大父,好好活着,二妞他们还未成家呢。”
刘昌郝回家修稿子。
几天后,朱三过来。
他先看花,回来后说:“虽然花种得,此乃夏菊。”
有的名种秋菊长得好也很值钱,但夏菊,那怕是入了品的夏金铃与夏万铃,皆开得不大,不大便不值钱。
“不能只看花。”
还有装盆,盆子,新词,这些附加值得一起算进去的。
朱三估算了一下:“可能两百余文钱,就不知道李店主会给多少钱。”
花铺卖价是卖钱,花非鞭炮、豆油,花农将花卖给花铺后,还要放在花圃里照料,说不定也会死,也未必能全卖掉,风险不小,此外,还有店铺的成本,人工开支,以及税赋。往往花铺给花农的价,都不足售价的一半之数。反之,刘昌郝这边不仅要出盆子钱,还要出运费,以及一些过税。
另外数量多了,一家花铺也未必能吃得下。
故未出现万亩锦绣任务之前,刘昌郝便计划着将一些山开发。
“勿管,相信不会给得太少。”
在前年预算里,菊花收入是不可忽视的,不仅是夏菊,秋菊才是大头。但现在胃口全大了,不仅是朱三,连刘昌郝自己也持着无所谓的态度。
“刘有宁,今年甜瓜长势更佳也。”
“比去年肯定要好。”
肥料与株数摸了出来,种子相信也比去年的好。还有其他的一些数值,在继续试验中。不过今年已经快接近这时代的上限。
“刘有宁,我在京城听闻,太原城迁城了。”
刘昌郝笑了起来:“陈公早对我说了。”
赵顼下诏迁城,太原知府乃是韩绛,一次搬家三年穷,况且是城市百姓,至于各店铺的商贾更不用说了。韩绛为了不引起恐慌,向百姓解释,此次筑城仅是作为仓储与军营之所,其他勿动。谁知道许多百姓,甚至包括一些商贾在内,皆恳求韩绛将新城面积扩大,以便收留他们。韩绛问原因,一个长者说,河东之城离前线太近,无险可守也。
换成后面的朝代,太原城至少离前线不近,没有急迫感,老百姓自己都不会迁城。北宋不同,离前线太近,故金兵南下时,宋朝未反应过来,大军已经兵临石岭关。更要命的是当年宋太宗与潘美害怕河东百姓继续反抗,不但迁城,有意将新城筑成“t”字型街道,这样据城而反时,物资不能及时运到城头上,能迅速拿下平叛。以至后来传说,宋朝害怕太原城有王字,不但迁城,还用这种“t”字型街道将王气钉死。
王气的什么,太原城百姓自己都不相信,反谁?
不过这种街道让出行也变得不易。
出行不易,也不利于商贾,故太原城在宋朝反而渐渐没落。
韩绛立即上书,既然迁城,也不会考虑什么王气,所担心的便是百姓排斥。百姓不排斥,反而是好事,赵顼同意扩增新城。
依然是两城并存,不过新城面积比原来设计的大了一倍多,官府征了许多民夫来筑城,太原城内许多百姓也自发地来参加筑城,可谓是众志成城。也有极少数得利的大商贾、大房主反对,但他们的声音迅速被庞大的支持的人群淹没。
不但迁城,前线十几个堡砦也快修好了,但堡砦修好后,得要派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