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风暴(下)(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51      字数:11024
�便是吴充。

  但没有证据,能奈吴充如何?

  另外还有许多旧党如同孙固一样,确实就是“和平派”,一起附从王韶上书。

  刘昌郝听了叹口气。

  无论狄青或王韶,或岳飞,包括张亢,皆能打,但这四人,玩政治真的不行。

  如果这次王韶理智的不上书奏,不久,吴充可能就会下去,吴充下去了,王韶便不会附从。

  那时候他也许会茫然,不知道怎么办,不过王珪上位后,不像吴充那样腹黑,至少王韶是有大功的,后来便不会在洪州、鄂州间辗转,多半会被当成王德用那样的吉祥物“供”起来,不太有失意,背疽不会恶化,那么五路代夏时,王韶还有翻身的机会。

  太急了,不能忍几天,果然奏上后,赵顼大怒,提前一个月,将王韶贬到了洪州。

  王韶被贬,朝堂上各个大佬终于清醒。

  本来能轻松收复交趾的,但没有收复。

  况且是近二十万民军的伤亡,九成半不是战死的,而是死于因滞留所产生的疟疾,这死的有多冤。岐沟关之败,因曹彬指挥有误,也死了不少将军民夫,但那是指挥有误,曹彬本人却没有任何玩兵不进的想法,更没有将几十万军民性命视为儿戏的念头。

  不去想不要紧,一想,近二十万条人命,认真追究起来,会刮起怎样的风暴?

  还有一条是石得一不知道的,后来有一个传说,高滔滔梦见神人对她说,太平宰相项安节。赵顼密求诸臣,无有姓名。

  吴充上位后,颈生瘰疖,怎么也治不好,一日上朝,项上肿如拳,高滔滔见之对赵顼说,此真项安疖也。还有蒋之奇为六路发运使,项上大赘,忌人视之,至金山寺,僧人了元说,冲卿在前,颕叔在后,蒋之奇大喜。

  这是朱彧的笔记,不可当真,不说吴充上朝,高滔滔如何得见,难道这时候高滔滔就开始垂帘听政?就说蒋之奇,若论才干,那是吊打吴充、欧阳修,甚至现在朝堂上九成九的大佬,但一生也不过在各地飘零,未入两府,何来的太平宰相?

  不过虽是传说,也不是空穴来风,有一条是真的,那就是吴充的上位,高滔滔很喜欢。

  高滔滔在内宫隐隐听到一些消息后,询问赵顼,高滔滔也默然了,那怕她不喜战争,但打了,不能将几十万条人命当成儿戏,故沉默良久才问,为何留之。

  也就是高滔滔听后,都改变了她的想法,不想让吴充继续担任首宰。

  赵顼答道,等郭逵来京询问后,再做处置。

  高滔滔说,善。

  但刘昌郝听了,想法不一样,吴充下去就行了,千万不要让这场大风暴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