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亲戚(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1:57 字数:2634
/>
“是难,主要它获利快,增加契股就会影响其他人收益,所以新契股必须对玉盐销路有帮助,并且本人品性好,不能影响玉盐的和睦。”
后面就不大好说了,那家没有沾亲带顾的,不错,早晚这个口子得破掉,但不能从自己手上破。若说关系,有的人背景远胜过你这个所谓的舅母。
吕氏在思考。
李员外喝茶,心道:“舅母”你慢慢想吧,我说得再清楚不过,我同意不管用,得让五十多家契股动心。
“外甥女多大哪?”
“你是说妃儿,她十四岁了。”
“可有了人家?”
李员外立即警觉起来,道:“有了。”
“那家的孩子?”
“云岩知县张载的门生,张载视其为自己子女。”
“那个张载?”
李外员有点晕,但不好发作,又说道:“他中进士后,文相公对其才学十分赏识,令其在京城大相国寺坐虎皮椅替天下士子讲《易》,乃是天下有名的儒臣。”
“那为何只是一个云岩知县?”
“虽然张公至今是知县,但他从司理参军磨勘到知县只用了不到五年的时光。”
这就是宋朝进士五甲与官员磨勘。
嘉佑二年那届进士榜星光璀璨,不过如王巨所想的那样,才气是一部分,运气也是一部分,所以那一届前三名与这些大牛们一点不相干,状元章衡有几人知道吗,榜眼窦卞有几人知道吗?探花罗凯有几人知道吗?
但它却是极重要的,不仅是唱名在前的荣誉,也决定着进入仕途的。宋太宗时将进士分成三个等级,后来多次改变,分成五个等级,天圣时一度分成六个等级,前五名为第一等,第二等称第一甲,第六等称第五甲,后来再改,第一等也就是前五名称为第一甲,第二等大约十几人到二十几人称为第二甲,第三甲第四甲一般一百来人,多时两百余人,余下的就是第五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并文林郎,第二甲赐进士及第并从事郎,第三、第四甲进士出身,第五甲同进士出身。
所以那一届进士中状元章衡起始官职便是大州湖州的通判,苏东坡乃是二甲(不是第二名,估计在第六名到第二十名之间),守孝后授予从八品的福昌主薄之职,但他运气好,欧阳修罩着,还未行,让他参加制科,考了一个罕见的三等,立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就是这样,还不及章衡的之高。
张载估计与范仲淹一样,大约是中了三甲,有可能是四甲,因此仅是一个小小的从九品司理参军。
王韶的名次估计更差,因此久久没有授职,于是跑到秦州河州开始了传奇生涯。
但这是一个,进入官场还有一个磨勘过程,一般三年一迁,看政绩是平迁或者是高迁,范仲淹熬成知县整花了九年时间,张载仅花了四年多时光,应当来说,这个速度不算慢的。
吕氏的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人家只用了四年多便熬成知县,可自己丈夫用了多少年才熬成知县?
实际王巨那六拜风骚之极。
第一拜拜出一个启蒙读物。
张载也立即看出它的价值,于是重新改写,王巨岁数太小,就是写出赤壁赋这样的文章,考虑到年龄因素,人们还会指点其中的不足。当然,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