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长大啦(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1:57      字数:2487
/>   未回答,但秦氏明白了。

  李员外微笑。

  下人端上来几碗丝鸡水滑面,几人吃完,朱欢与赵员外便到了。

  “我们去书房说话吧。”

  “好。”

  吕氏在后面道:“别忘记我家侄子啊。”

  二妞在外面对李妃儿说:“嫂子,真是一个贪官。”

  李妃儿也乐得不行。

  四人来到书房。

  “王小郎,没必要得罪我那个表嫂,秦知县有一个同年就是华阴县尉……”

  自己这个准女婿机灵古怪,因此李员外点到为止。

  盐不可能运到延州加工,一来一去,在这时代运费就会是惊人的数字。但也不能就在解州加工,那太招人眼。因此运到离解州不远的几个地方进行加工,包括华阴。县官不如县管,虽然里面有一些契股有背景,不用怕,可没必要得罪这个县管。

  “原来如此,外父,放心吧,终是亲戚,没有秦知县的同年,我也不会开罪她。”

  几人坐下。

  王巨说道:“盐问题不大,实际上到现在还没有其他人家仿造出来,已经是意外之喜。”

  细盐所用的盐九成是解盐,有西夏的私盐,但不敢多用,程勘同样也知道,只要做得不过份,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在宋朝前期做到了极致,实际它也属于中庸之道。

  但销路与加工都不在延州,延州的商户掌控能力便会严重不足。

  “我们用的都是自己人。”

  “能做到每一个人都不被收买?”王巨反问了一句。

  三人都不能回答了。

  时间久了,必然会有被人被收买。

  “它非是长久之计,主要技术还是有些简单,但这个都不重要,就是眼下可能会得罪许多人。”

  “是啊。”三人同时叹息道。

  “换一个方法吧,将利润让出来一半,你们只负责加工,销售的事交给当地大户来解决,或者将各个区域划成片,一片交给一个人。”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股份制作坊,又做契股,小规模由各耆户长里正做证明,大的契股甚至有知县知州做证,一旦契股立成,某种程度上就有了法律作用,当然在这时候法律的什么,就不提了。

  王巨将它提升了一步,实际就是代理商与代理人。不能保证技术不会泄密,但不会得罪人。并且产销都要管,摊子铺得大,延州的商户能力不足。

  三个人也立即会意,其性质与宋朝的买扑制度差不多。

  宋朝团行与这个性质也类似,各城市商人组成团行,统一进货,统一分配销售,以便各家恶意竞争,同时也能打压出货商人的价格。

  “这是一个好主意。”朱欢合手赞叹。

  “也不是什么好主意,不过它不会长久,既然不长久,就没有必要过份得罪人。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新的产业。”

  王巨从怀中掏出几张纸,递给三人观看。

  “有三条,第一它的研发时间会很长,可能持续到今年明年,会产生上万贯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