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希望(3)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07 字数:3855
��曙听闻后,一怒之下,年底下诏书,让延州将景询的妻儿一起抓捕,其子送入牢城,妻子充配军ji,永远不得赦免。
这也是有惩张元家人之弊。
张元逃到西夏,劝李元昊立国,宋朝君臣后悔,这是一个人才唉,于是想办法招揽,善待其家人,希望张元回头是岸,可张元倒好,反而变本加厉,并且居然悄悄地将家人有本事从宋朝接到西夏去了。
因此当时朝廷善待张元家人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一个天大的笑话。
不过这道诏书才到达延州,宋吉不大清楚,否则也会犹豫不决的,宋朝律法不喜株连,所以宋吉犯了事,朝廷并没有动宋吉的家人。
但赵曙这道诏书意味着只要宋吉逃向西夏,他后方的家人将会悲催了,包括他的兄长,他的老母。
李谅祚这样做,也有他的用意。他不但善待了景询,在抄掠春凤路时,俘获了汉人文士苏立,也立即授予官职。非是他喜欢宋朝文人,而是这些文人饱读诗书,眼界比平常老百姓高,同时又在边境长大,熟悉边境的地理环境,同时眼界高也意味着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因此用一文人,当抵无数斥候!
而且这个景询也让赵曙于今年元旦爱辱了。
去年抄掠,不管胜败,元旦节西夏照样派出使者来贺元旦。
非是西夏有礼节,而是他们还想继续得到岁赐与互市的好处。
然后使者说了:“陛下,去年边境有一些没藏余孽想破坏宋夏关系,带着一些宵小越境抄掠蕃人。国主得知后,将这些人全部斩杀。不过那些普通百姓是无罪的,还望陛下为了宋夏和好,将他们释放。”
赵曙此时还没有看到王巨所说的那些东西,于是他缄默了。
战俘的事他听说了一点,当然他同样很生气,然而怎么办?学白起与薛仁贵坑杀战俘吗?放是必然释放的,况且他也听说了王巨将那些战俘折磨得不轻。
然而这样放回去,他有点不甘心。不过他也考虑到另一件事,万一将西夏激怒,大规模地入侵,说不定又要演变成庆历年间的战祸。要命的是去年经济,又是那么地紧张。
最后他说道:“朕可以同意,但是去年延州景询犯下死罪,逃向你们西夏,请你们将景询交还给我们大宋。”
“陛下,这个臣不敢做主,不过景学士的情况我倒是听闻了一点,他那个死罪是冤枉的,况且他现在是我们夏国的学士,夏国的大臣,如何交还?就象没藏的余孽王文谅叛逃到延州,国主可曾向陛下讨要过?无他也,乃是为了两国和好。若是陛下慈怜,当将景学士的家人送到宥州,两国边境才能久安。”
他不但不答应交还景询,反而讨要景询家人了。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话外之音,送了两国边境才能久安,但不送呢,两国边境岂不是不安?
赵曙很是不悦。
不过宋朝怕死的大臣多啊,不能怪西夏使者嚣张,人家有底气。
当初三战过后,李谅祚确实也被打蒙了,立即下诏撤军回来。
但西夏更重视情报,到了冬天来临时,真相打探出来,出军的只有华池县一县将士,庆州知州孙沔反而勒令三军不动。之所以败,也败在两股抄掠的将士疏忽大意,让华池县官兵得手。
这才是真实的宋朝,软弱懦弱的宋朝。
一个小知县再坚强,管屁的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