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章 有些欢喜有些忧(下)(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07      字数:3105
�吗?

  这些问题也不大,主要还有一个大头即将来临,换铠甲武器。最好全部换装,那是不可能的。但按照王巨与姚兕标准,官兵手中的铠甲武器一半必须要换装,更不要说苦哈哈的蕃骑,几乎什么都没有。还有呢,王巨将强人壮马简编,又训练了一段时间,大战来临,也打算将部分强人与壮马派上用场的,但不能让他们用他们寨中的武器作战吧,到时候肯定临时发放制式武器。然而韩琦说得很清楚,蔡挺也对王巨说得很清楚,国家财政紧张,支持有限。

  所以蔡挺才对王巨说,只要你做得不过份,老夫支持你。

  什么私商私酒哪,那怕私盐,只要你做得保密,老夫都将你保住。但你得将华池县这几千官兵练成真正的强军。

  这个压力很大的,况且又增加了三营官兵。

  “当初那一千多名战俘不当释放的,”姚兕懊丧地说。

  原来以为是一个玩笑话,现在姚兕想想真有道理唉,至少一个丁壮做矿奴,比一个女口值钱吧,就打算一个矿奴二十贯钱,一千多名矿奴也是三万多贯钱。

  有这三万多贯钱,得办多少实事?

  “那也不是开玩笑,我还真打算那样办,秋后一战,牺牲必将很惨重,这些兵士都是家中的劳力,一人倒下,一家散了。”

  姚兕攥紧了拳头,当初他父亲战死了,他家同样很惨,不过姚宝乃是朝廷重将,所以朝廷优厚抚恤,然而那些普通士兵呢?

  “所以我得想办法变出一些钱,用以抚恤。”

  “子安,我支持你。”

  “那肯定需要你们支持,不然那时许多战俘如何出手?不过那还早,我们先不说,你先打算如何练三营新兵吧,”王巨想了想说道。如何领兵作战,姚兕行,弄钱的法门姚兕不行了。

  不过姚兕突然问了一句:“唐朝用役兵,为何百战百胜。”

  这个想法他憋了很久。

  不错,眼下华池数营官兵面貌一新,但这个背后砸了多少钱下去?仅是朱家,李家,还有延州那些看好王巨的大户人家,以及王巨本人,就砸下去三万多贯。

  当然,有的做了资本在运作了。

  不过私商与酒的收入,同样惊人。

  还有那三战收获也不小,虽然大多数收获以战友捐助的名义,逐一交给各个阵亡或者重伤退役兵士手中,但这也是一种激励,给我好好打,打死了,不但有朝廷的抚恤,还有更多的变相抚恤,你们家人后顾无忧了。

  这些钱折在一起,数量庞大到姚兕想都不敢想的地步。

  但它不是全部,朝廷同样也在花钱,就是豢养几千官员,加上其他浪费,仅是华池县一处的几营驻兵,恐怕朝廷一年就得花费十万贯!

  若是放大到整个西北,一年得花多少钱?

  “我去年参加科举,无意中也卷入三丁刺一争议中,当时同样听到一些消息。包括韩公在内,都想实现古代用兵方法,恢复役兵制。这个募兵制将国家坑苦了。这个我未发表议论,但不切实际的。我就说一下唐朝的府兵。”

  “子安请说,”姚兕道。

  别以为他是一个武人,他也读书,包括唐朝的史书,不然都不会尊重颜真卿了。

  因此对唐朝的府兵很感兴趣,人家那个国家才是国家,都打到葱岭以西,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