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不安(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08      字数:3252
r />   他说道:“蔡公,现在西夏人才开始点集,大约他们也想等秋粮收下来后,才会出军,这样能携带更多粮草过来。但对我们倒是一件好消息,至少时间又能拖上一个来月。”

  大战每晚来一天,环庆路的实力便能提高一分。拖得越晚,环庆路各营官兵战斗力便会越强。

  “王巨,从我们这个角度来看是如此,但你有没有想过,西夏现在才开始点集兵马,如你所说,是为了等粮草,但他们等粮草,那么必然会派出更多的军队。否则若是西夏出兵的兵力少,他们去年与春天都是丰收,大约粮草也够了。况且他们出兵还会抄掠,抄掠又能补充一些粮食。那也不用等他们的秋粮了。”

  “蔡公说得对,若是站在对方角度来看,这时候点集,意味着出兵数量很多,说不定他们还想打一次持久战。”

  “野心不小。”章楶在边上说道。

  如果仅是攻打大顺城,何必打持久战。

  打持久战,那就不是大顺城了,而是……庆州城!

  “质夫兄,不用奇怪,这岂不是我们早料到的?”

  蔡挺捋了捋胡子,在思考着对策。不过西夏现在才开始点集,这边得到的消息有限,更无法打听到会派来多少兵马。不知道具体数量,也就无法想出很好的对策。

  王巨又说道:“蔡公,再说,西夏喜欢以多胜少,庆历数战,那一次出动的兵力是少的?”

  “是啊,其实我朝做法有欠妥当,如这次西夏倾无数大军而来入侵庆州,其他地区兵力必然空虚,那么环庆路防御,其他几路主动攻击呢?”章楶又说道。

  看似这个策略很不错,比如这次西夏入侵,庆州用特脚递将消息迅速送到府麟路与秦凤路,大军想抵达这两路,那会用很多天的,快马递送消息时间则不会太长,两三天便到了。

  西夏骑兵多,行军速度快,可点集慢。宋朝点集也慢,但看如何点集,若不是出现十几万兵马,仅是几万兵马来次浅攻则是很容易了,那一路没有几万兵马,就在各路各堡砦里。那么就可以做到五天之内,迅速从其他两路发起反击,到时候西夏人就会头痛万分。

  “质夫兄,不行哪。那是五路配合,必须要朝廷支持,但朝堂上支持花钱买安,以和为贵的大臣太多了。其次要五路长官必须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得象蔡公这样。否则就是手中有兵,也会因为用兵失误,而被敌人以少胜多。然而满朝大臣中有几个大臣真正会用兵的?所以五路长官都懂军事,更不可能。再说,那样就等于是大战了。国家现在那有那么多财力?”

  王巨顿了顿又说道:“这正如我与京城的那个贵人,与你所说的浅攻战术一样,因为浅攻,就是败也不会出现惨败,那么就逼得西夏进入消耗战,由役兵制度为主的军制改成以常驻兵与募兵制为主的军制。仅是财政就将西夏拖垮了。若置之不问,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军倚据堡砦一步步地推进,甚至拿下整个横山。横山一失,西夏还能守得住吗?但现在不行,将士不强。各营不重视斥候与情报,也没有多少合格的统帅与重将指挥,还有这个……财政。”

  “钱哪……”虽然君子以言利为耻,章楶却长长叹息一声。谈钱不好,可不谈钱行吗?

  “你们哪,也想得太远了,”蔡挺哭笑不得地说。

  说着他摘了一根高梁穗,返回庆州城。得要钱哪。

  不管这个高梁是不是王巨之手弄出来的。但它是出自庆州,并且不是单株用肥料堆出来的祥瑞之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