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 大顺大顺(上)(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08      字数:3635
��得西夏正式成为一个国家。

  李谅祚看了许久,下了节义峰。然后又来到大顺城的壕沟前。

  这时候大顺城还没有修水寨,加上秋水始平,明为壕沟,实为两条小河,河水比较浅。

  直到大顺城之战过后,宋朝将士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修水堰堵水,将两河水位抬高,但那样又必须要修一个水寨看守水堰。总之不攻仅守,很很地被动……

  李谅祚看着这两条小河,庆州水土还不错吧,加上秋雨住了,没有山洪暴发,河水立即变得清澈起来,水位又低,因此几乎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以及飘扬的水草,甚至游动的鱼儿。

  “淤泥不多,多是沙土与鹅卵石……”李谅祚高兴地说。

  于是回到中营大帐,说道:“准备进攻。”

  此时城头上种诊与章楶以及诸将士也看着敌人。

  蔡挺是不能来大顺城亲自督战的,后方还需要他指挥。但现在蔡挺也渐渐对章楶十分看重,大顺城能否守住,乃是关健中的关健,因此他也将章楶派来。

  黄指使说道:“西夏来了多少兵马?”

  “不会少于十万。”种诊低低说道。

  这里不是河北平原,十万兵马而来,到处在安营扎寨,从低矮的山丘到平坦的河谷,一眼都望不到边际。

  “也不用怕,我方才仔细地看了许久,敌人虽然数量庞大,可是仅从扎营来观看,便能看到他们军纪混乱。为什么诸葛亮退兵,司马懿看到诸葛亮留下的营垒,称天下奇才。也是此缘故。”章楶道。

  营都扎不好,就不要谈军纪了,没有军纪,一支军队如何能强大?

  他又继续说道:“实际如今宋夏之争,与当年的魏蜀之争十分相似,诸葛亮主攻,司马懿主守。虽然看似司马懿无功,但因为蜀国狭小,最终将蜀国活活磨死。我与王子安所说的浅攻战术,便是当年的司马懿战术的翻版。”

  司马懿与诸葛亮谁厉害?

  还真不大好说,表面上诸葛亮应当更厉害,蜀国力量更小,却将司马懿打得不敢还手,岂不是更强吗?

  实际未必。诸葛亮对手只有一个,曹魏,小阿斗能给他带来什么忌惮?即便他主动请求贬官,蜀国那一个大臣将士敢不听从他的号令?

  然而司马懿却困难多了,不能真打。功高了必然震主,又不能不打,让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战果。想要掌握这种分寸,何其困难。因此当时在三国当中,他与诸葛亮、陆逊两名主帅相比,他的处境最难。

  所以诸葛亮说过一句话:“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

  那是一种赞扬,一种忌惮,还是一种隐隐的害怕……

  司马懿什么心思,章楶与王巨不会想的,章楶心思也许更简单一点。那就是建功立业。王巨心思要复杂得多,他想做一名超级权臣,不这样不能办事啊。

  他不办事,那么随之而来的,北宋必然灭亡。北宋灭亡,那不是宋朝一代的末落,而是整个民族的末落。至少在宋朝之前,还没有那一个游牧民族取代了整个中国。只要稍稍恢复。便立即成为世界中心。

  然后再看看清王朝,不能说清王朝一无是处,清朝的疆域也许不及唐朝巅峰。但是最稳定的广大疆域,这是功。但在这个功的背后呢,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有一个故事,说有一浙江人好与西洋人争胜,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