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一个访客(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12      字数:3068
��很少了,但高家还有,比如高遵裕。可是王巨心中感到奇怪,自己什么时候得罪过曹国舅家这个孩子?

  但幸好王巨没有比,否则必输无颖,曹佾这个长子无论投壶还是箭术,那都是第一流的。当然,比试是一回事,到了战场又是另一回事。

  …………

  “陛下重病时久,终非长久之计。”就在另一边,韩琦将所有重臣召于政事堂集议。

  这时候瞒不住了,连大半京城老百姓也知道赵曙病重的消息。

  诸臣称然。

  这个非长久之计,就是赵顼的名份还没有明确定下来。

  “老夫欲率你们去问起居,你们意下如何?”

  “然。”大家再次答道。

  韩琦直接带着大臣闯入后宫,也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赵祯发疯的那次,不仅两府大臣天天往后宫里跑,两制大臣天天到内东门问安,京官不论大小,不论老少,也四五天进宫一次。结果赵祯后宫有多少妹妹,有多少漂亮妹妹,大臣们都了如指掌。

  韩琦亲自带着重臣问皇上起居,太监不敢拦。

  这一回韩琦幸运,赵曙没有睡着。

  韩琦举着牙笏说道:“陛下久不视野,中外忧惶,宜早立皇太子,以安众心哪。”

  这句话说得也中的,毕竟大家都要以国事为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赵曙额首。

  这时候他病得很重了,连话都讲不出来。

  韩琦便亲自指挥,赵曙写上几个大字:立大王为皇太子。

  韩琦看了这几个字,说道:“必须是颍王,烦圣躬更亲书之。”

  这也无妨,实际这个大王就是赵顼,但小心终是不错的,就象当年宋真宗即位,吕端让宋真宗挑开帘子让大家看是不是他本人,这才放心。

  都说话了,还用看本人吗?

  但小心为上吧,这件事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赵曙便在后面艰难地批上三个字:颍王顼。

  到这时候韩琦还是没有做错,接着再来,按照宋制,这还不能称为诏书,必须两制官重新书写后,才为真正的诏书国书,才能被大家承认。

  于是韩琦让高居简拿来御札,就是专门写诏书的纸张,让张方平立即写草制。

  张方平写好后,将笔递给赵曙,赵曙写道:来日降制,立某为皇太子。

  “陛下,所书名不甚明,请再写。”

  赵曙只好又写上颍王二字,想了想,又写上大大王三字。颍王加上大大王,赵顼身份确定了。

  写好这五个字,赵曙忽然泫然泪下。

  赵顼伏于榻前哭辞。

  “大王,国事为重,不可辞之。”韩琦正色说道。

  然后大伙退出来,文彦博在门口说:“看到皇上颜色否?人生至此,虽父子亦不能无动也。”

  赵顼年青,耳朵好,听到这句话略感奇怪。

  韩琦一本正经地说:“国事当如此,奈何!”

  实际高滔滔在帘后气得全身发抖,连手中的茶杯盖都不停地碰着杯口,发出刺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