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章 吃柿子(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14      字数:4445
�原因,那就是佃农,这一修,家家户户分了足够的耕地,马上他们连佃农都会头痛,谁还愿意替他们耕地?就算有官员胡来,有的百姓带地入佃,那所得也会有限。

  四万多顷的地,想想就头大了。

  “你们只看到了地的收入,没有看到其他的收入,几县那一县城离泾水渭水最近?一旦十万户人家家户户手中有良田,意味就有了收成,有了收成就会有余钱,况且那些军户朝廷每年还会继续发十几贯的薪酬,就算一户一年买十几贯物事,那也是一百多万贯的交易。况且郑白渠一旦修成,将会成为前线主要供粮地点,那会带来多少交易?赚了这个钱,那胜过了多少租子?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在码头边买了十来亩地,以后打算修邸店。”

  “哎呀,这才是头等大事,”曾员外一起子从床上爬起来,又痛得趴下:“婆娘,快看看家中还有多少钱。”

  “曾老弟,且不急,这是我说的第一件事,我再说第二件事,所以呢,郑白渠成,对我们大家都有好处。”

  这个所以呢一出,几人又狐疑地看着他。

  “大家不要看我,如果是王评事让我来的,我也不会将这个好处对你们说了。”

  这一说,几人又重新释疑。

  实际这个好处,王巨也想过,但考虑到没有那么多钱帛去经营回拢,若是占地,这又是一个地价被严重低估的年代。

  不但地价,就是房价也是如此。

  许多士大夫对京城的房价叫苦不迭。

  是贵,一栋象样的房屋就得千贯钱以上,但是不是真贵呢?

  最少作为王巨,包括九百五十年后的人,是没资格说的,比如吕端那个豪宅,亭台楼阁,那么大面积,首都的核心地区,价几何,五千贯!可能现在得值一万多贯了。那也不过几百万人民币。放在后世,在中南海附近若有这样一栋房屋,那得多少钱哪,十亿也拿不下来!

  它的价值不在地上,甚至都不在房屋上,而在经营的好处。

  如果在上面拨一点钱帛等明年的回报,可能也会有回报,但那样,又会招来更多的批评,因此王巨果断放弃了。

  当然,这几人肯定不知道王巨想法。

  赵员外继续说道:“诸位,我是好心前来,若是诸位还有什么想法,那我就走了。”

  “别走,赵哥,咱们相信,你继续往下说吧。”

  “我们现在来硬的。那个王评事吃硬的吗?你们想一想。再硬能硬过西夏十万大军?”

  只一句。就将几人问住。

  “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手段,与他协商,今年圈占的地我们不要了,想办法追回更多的隐田。”

  “这个怎么追哪?田册上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一回事,有的隐得多,有的隐得少。并且查都不大好查。”

  “我们协商一下,主动配合。尽量追回一部分,是吧。”

  “我不同意,”卢员外道。

  “卢老弟不同意,我也没办法,反正我是打算这么办了,正好我儿在他手下做事,容易沟通,时间过得很快的,现在夏天,秋天一眨眼就到了。你们非要碰得头破血流。我不会这么做。你们再想一想,将若大的朝廷官员逼得出城住茅草棚。传到京城里,当真官家还会替你们说话?我不管你们同不同意,以后就不要怪我儿替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