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八章 文韩富,吕韩范(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17      字数:3245
  “可否于延州他处安置?”

  “陛下,郭逵去延州,大约会平安无事。不过朝中官员良莠不齐。即便尧舜复生,也难以一一甄别。万一再有陆诜这样的官员前去延州,即便迁于延州他处,说不定还会有惨剧发生。特别是臣的先祖父母与先父,已经被侮辱过一回,臣不想他们在九泉之下,再受侮辱。”

  赵顼无言。

  其实这些他有时候真不敢想了。

  自己亲信大臣的祖先尸骨被敌寇拖出来鞭尸倒也罢了,关健陆诜默视不救,不救倒也罢了。最后还要火拼一千有功的蕃骑,火拼蕃骑倒也罢了。关健朝堂中还有许多重臣支持,主动替其掩盖。

  这就是俺的大宋?

  “而且郑白渠。臣还要绕道去安抚一下。开春在即,也不能再误工了。西夏乖张,和平难求,又凭空失去绥州,未来也必有战事发生,只是规模大小罢了。然而战事爆发,最头痛的就是粮草。郑白渠早竣工与晚竣工,不仅是节约用工钱帛的问题,一旦战事再起,将不知会节约多少钱帛。”

  “陕西有韩琦。”

  “韩公是同意修渠,但对隐田兼并态度就会**不清了。”

  “咦。”

  “臣听闻韩公有家产几千顷……”

  “几千顷!”赵顼吓了一大跳。

  “韩公为相多年,朝廷自仁宗之后,官员各类薪酬更厚,韩公钱帛用不掉,别无去处,只好治办田产。这么多年来的首相之位,薪酬会得到多少?”王巨轻描淡写地说道。就不知道韩家庄的田产有没有漫延到内黄县,那样的话,其田产不是以亩计算了,而是以里计算,最大长度能达到一百多里。

  “所以在兼并事上,韩公又是另外一个态度。我朝不反对兼并,但兼并之后带来的是隐田之害,这才是最严重的。百姓没了生路,加上人口膨胀起来会很快的。那么几十年后,万一有大的灾害发生,不用对付外侮了,内部就自己崩溃。”

  “这个人口……”

  “陛下,人口臣在相国寺岂不是对陛下说过吗?疏导之。不仅南方,北方也可以。但具体的臣也没有想好。况且现在国家当务之急,非是人口,而是财政。做事得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徐徐徐。”

  “中的。”

  可能赵顼如今还是青涩,又缺少独立思考能力,掌控能力也欠缺,然而心情又急躁,面对现在宋朝的弊病,压力可想而知的。

  但王巨却不希望他英年早逝。

  不要多,拖一个四五年时间,那就没事了。

  不然以司马光的记仇之心,不但王安石,自己会更惨。

  “那就走吧,”赵顼说道。

  “不过临行前,臣说一句话,陛下请听好了,也不能对外声张。国家想打压世袭十分困难了,不过可以适度地控制一下世袭。这一条并不难。陛下头几年是过渡,等这几年过渡完毕,那么可以控制三人与三家。”

  “三人三家?”

  “文韩富,吕韩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