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一章 五分心(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18      字数:3723
当时普通百姓角度来看,他则是奸臣。”

  “这倒也是,那么第二点呢?”

  “说第二次之前,臣先说这个均输法,臣以为有的可以均输,比如粮食,民以食为天,特别是荒年,奸商囤积居奇,百姓饿殍道路,若是有人煽动,立即盗贼四起。这个均输是必要的。一旦木棉普及,价格下跌,百姓都能用得起,同样可以均输,它关系到百姓会不会被冻死。但有的就不能均输,比如端砚,宣纸,普通人望洋兴叹,难道国家指望人人用得起吗?连这个也要调控,商贾还能不能有生路?他们也是国家的精英,岂能不反对?况且这些物事价格不好定落,比如棉被,国家去销售,未必能卖出十贯钱,但商人却能卖出二十几贯钱。”

  “桑弘羊那种经济方式非是民不加赋而国自用,而是臣刚才所说的再次分配。但也要看站在那一角度来看,首先站在国家角度来看,臣再说一个比喻,庆历战争!庆历战争实际只打了几场战役,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府麟战役。但几年打下来,造成什么结果?民不聊生,连瓜果蔬菜也要征商税。结果一个大旱,张海郭邈山等盗贼纷纷造反。为什么没有大臣反对呢,他们反对的就是不当战争,而不是这种敛财手段。为何?”

  “为何?”赵顼问。

  “因为敛的是普通百姓钱财,与豪强权贵无关,甚至士大夫与权贵行商,照样不纳商税,为何要反对?”

  仅是一句话,恍如在这个天气里,往赵顼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这是战争规模不大的,若是象汉朝那样持续性地打了那么长时间,并且每次兴师动众,兵伐千里,那几年打下来,继续仁宗时的敛财方式,会出现什么局面?国灭!”

  如果不是王安石敛财,宋神宗后期的一系列战斗打下来,北宋照样灭亡!

  “但因为有桑弘羊式的敛财,贫困百姓虽然很苦,但略有那么一点生路,汉朝平稳过渡。因此站在国家角度,桑弘羊没有做错。站在贫困百姓角度,桑弘羊更没有做错。但站在权贵富人的角度,桑弘羊就是奸臣小人国贼。因为他动的就是这一群体的利益,将他们的财富挤出来,维持国用。”

  “朕明白了。为什么……”赵顼后面没有说了,为什么司马光骂王巨是小人国贼。

  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角度不同,看他的标准不同。让臣如何评价?”

  “朕也需要桑弘羊。”

  “陛下需要桑弘羊,但霍光在哪里?”

  “咦。桑弘羊不是霍光杀死的吗?”

  “桑弘羊之死是谓必然,汉武帝在的时候,知道桑弘羊的功劳,必然庇护。但他不在了,谁来庇护。然而恨他的权贵很多,所以没有霍光,也有李光张光王光,只要有一光想掌权想上位。必杀桑弘羊,用以取悦权贵支持他。这才是霍光杀桑弘羊的真正原因。但霍光英明之处,便是取缔了桑弘羊某些激进的变法,保留了一些温和的变法,而不是全部推翻打倒。所以汉朝继续在发展进步,所以才有了昭宣中兴。为什么汉宣帝后来画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为第一,不过汉宣帝很有意思,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呵呵。”赵顼也笑了起来。

  “陛下,相信有人愿意做陛下的桑弘羊,但未来得罪的权贵很多后。总会有人带头清算,然而没有霍光主持,那么后果非是清算,而是统统推翻。国家将出现严重的扭曲,也会出现严重的党争。臣说的意思,陛下会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