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天下第一武艺(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18      字数:3651
>   “我们一道过去看看,朕再问一问情况。”

  他们一道来到赵念奴的府邸。

  全二长子立即施礼,也是老熟人了,但地位悬差太大,全二长子十分拘束。

  “二长子。”

  “喏。”

  “声音干嘛那么大,不用紧张,朕问你。”

  “喏。”

  赵顼要倒,说:“你不要喏了,朕问你,你家大郎为何写这封信?”

  “陛下,小的也不清楚,不过大郎在大名府吃饭,听到两个乡绅的议论,随后就写了这封信,说是比治河还重要。”

  “没有治河重要,不过确实也很重要。那两个乡绅议论了什么?”赵顼还低估了它的作用。

  全二长子将事情经过讲了一遍。

  “雕虫小技!”赵顼不屑地说。不过王巨说转移视线,这个计策也不错。然后又问:“那你们这一路看了什么?”

  “看了很多地方,黄河北流,御河,滹沱河,漳河,还与百姓谈了谈,对了,陛下,我们还遇到了三股小盗匪。”

  “盗匪?”

  “都是活下去的灾民,一般十几人一伙,都让我们打败了,还全部抓获了,不过大郎问清楚情况后,给了他们几十贯交子,让他们回去做良民百姓,并没有送到官府。”

  “唉,朕之失啊。”

  “陛下,大郎说仁宗时也有,眼下国家困难,这种情况难免会发生。太平了,那个百姓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做盗匪?”

  “一定会太平的。”

  “陛下是好皇帝。”

  “朕也不打算做好皇帝!”赵顼凶狠地说。全二长子吓了一跳,他也误会赵顼意思,赵顼指的好皇帝是老好人皇帝,不是他想的那种好皇帝。

  “那你家大郎可说了黄河什么?”

  “没有,现在正在看东流,看完了再去看故道与济水,然后回京向陛下禀报。”

  “他倒是很辛苦。”

  “是吃了很多苦……”全二长子老实地说。

  “唉。”赵顼不知道说什么了。

  “陛下,我这里有两样物事,你顺便带给两位太后。”

  赵念奴说着,让婢女端出两个小坛子。她先打开第一个坛子,赵顼惊奇地问:“玉盐?”

  细盐技术交给所有衙内后,很快泛滥成灾,销路不错,它不象原先强行磨碎的细盐,因此干净易融化,特别宋朝冷菜比较多,高档酒楼第一个就离不开它。但因为技术敞开了,制做的人多了,价格猛烈下降,完全成了薄利多销的生意。敞开的结果,因为有许多是私盐模式,国家也不象以前那样受益了。

  赵顼无意中曾问及此事,然后将当初几个参与的华州官员,又再度贬官。反正那几个参与的官员,这辈子休想再上来了。

  当然,那也是过去式。

  受损的仅是细盐,无奈,当时不管是王巨,还是延州的商户,地位太低。不过烧酒与竹纸出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它们的主意。

  赵念奴说道:“陛下,不是,你尝一尝。”

  赵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