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拿捏(上)(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27 字数:3532
接着便是蕃兵、保捷。
然后才到禁军与河东的弓箭手,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铁冶沟之战,虽是遭遇了埋伏,但已让种谔派出斥候得知,不算是仓促之战,但那一战如非刘阒主动站出来浴血奋战,说不定就会迎来一场惨败。难道是主将不行吗,种谔不能打吗,高永能不能打吗?无他,那一战主要是以河东禁军为主,杂以一部分河东的弓箭手,战力相对而言比较差。随后种谔与折继世两军汇合,高永能杂以折家军,五战五胜。
这也验证了王巨所说的话,禁兵呆在京城这个花花世界,受到了严重影响,早就不是开国时的禁兵了。
因此赵顼就与王安石商议,又将王巨所说的裁兵强军策子拿出来讨论。
在宋朝缘边地区除了郑白渠,还有许多地区可以屯集大量保捷军的,如秦州的渭源地区,镇戎军的葫芦川地区,绥州的大三川口地区,这三路至少能屯集六万保捷军。
河东总体而言多山地狭,所以地价昂贵,但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地价贵是贵在河东南部,北部不贵,相反的石州与岚州有着大量闲田,否则欧阳修都不会说用它们来做牧监了。不仅是石岚二州,还有呢,府麟路,自从李元昊入侵,没藏讹庞侵耕,府麟路百姓整流失了六成,全部跑到河东地区了。
这一片广大的地区能挪出多少耕地?况且朝廷也想将士兵放在府麟路磨砺,那怕有一半折家军厉害,那也是一支强悍的军队了。这么一算,又能安置五六万保捷军。
再到河北,宋辽和平已久,不过当年打来打去,将河北北方整打残了,人烟稀少,加上辽国偶尔跨过边境小规模的打草市,所以尽管宋朝人口越来越稠密,但在滹沱河的北部人烟仍然稀少。并且现在正好有一个有利的条件,那就是黄河北流,多次泛滥与缺口,产生了大量淤田。如果挤一挤,又能安置五六万保捷。
宋朝需要这么多保捷军吗?
况且还有蕃军、强人壮马、壮丁义勇弓箭手,那么搭配部分禁军,基本就能保障边境安全了。
然后再裁减部分禁军,就能从理论上实现王巨省了军需,军队实力反而强大的目标,还免去了许多禁兵轮戍之苦。
但这个计划执行之前,得有一个证明,才能让大臣们同意,那就是郑白渠这几万保捷。
为何王巨将器甲向这几万保捷倾斜,赵顼同意了。
他们是最好的试验田!
王巨心中更喜。
不是给一点田,再练一练。就会出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得看什么人在练。那是刘昌祚,宋朝有几个刘昌祚。
并且这些保捷军对自己比较感谢,有了这个感谢之心,自己的命令就能畅通无阻下达执行。这一条同样重要,如果下面将士不服,即便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也未必能将他们作用发挥出来。
不过王巨面色依然很平静,喃喃了一句:“即便这样。两处合在一起,也不过八万兵力,对方可是三十万哪。”
文彦博在边上不满地说:“你只要守住不失就行了,况且在军事上也是你的善长之处。”
“守住不失,封常清守住洛阳了吗?文公,兵力悬差如此之大,我还能守住大顺城与庆州不失,有如此的能力,那么边境多灾多难,文公为何不提议将下官调到边境为官。而是呆在京城象工匠一样造器甲?”
王巨这句话埋了一个坑。
他有把握能守住不失,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