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笑话(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27      字数:3227
/>   “王将军,你指的什么?”

  “难道他们用兵当真没有损耗?”

  “何谓穷兵黜武?”王巨一笑。然而西夏运气真的很逆天,不承认都不行,两个梁娘娘都是疯狂的主,动不动就是三十万大军。不用想,百姓过得苦逼无比,所以据说在史上往后去,横山无数百姓因为活不下去,向宋朝投奔,包括西夏的老巢,宥州夏州的羌人。

  但是呢,宋朝每每到了关健时候,就差那么临门一脚,却因为这个那个,无功而返。

  特别是章楶将西夏人三十万兵马坑掉的那次。

  辽国越来越不争气。

  眼看真不行了,金人南下了。

  这让王巨怎么回答?

  …………

  新年到来。

  本来今年新年京城百姓会有一个大大的惊喜。

  不过为了保密,则没有了。那就是烟花。

  但张若水也不急,他接手军器监后,按照王巨的协议,由延州十个商户出资,这个出资是指买地,置办坊场,以及采办材料的费用。军器监则负责生产,调动材料。毕竟它沾到了火药,火药这时候虽向坑矿发放,但还是属于管制物事。

  因此李贞派人过来,于城西郊外在建设厂房。

  张若水则是紧张地关注着西北。

  虽然他替王安石办了事,但王安石能将他放在心上吗?某些方面,他与王巨才是真正紧密联系的一对。

  王巨能不能上位,能不能提前上位,就看这一战了。

  延和殿君臣也在讨论这件事。

  “文公,陕西可有消息传来?”赵顼问。

  “王巨到了三原,除夕前买了一万头猪,一万头羊,打着朝廷犒劳的名义,发放给了保捷军将士。用的是烧酒作坊的钱。”

  文彦博将后面一句咬得重重的。

  “文公,烧酒作坊的盈利,无论用捐献或是犒劳名义,皆是国用。”赵顼道。

  文彦博话中有话的,这算不算收买人心呢?

  所以赵顼打了一个小圆场。

  “陛下,若是国用,就将它交给国家,若是私用,那就是私用。”文彦博道。

  王巨这种做法糊里糊涂的,不好。

  王珪说:“文公,无妨,当初王韶于秦州市易时,王巨便没有同意将烧酒作坊交给朝廷。无他,此例一开,那么朝廷以后就能用它当成故事,擅自抄没私人作坊挪为国用,争议会更大。”

  文彦博,你可不要犯糊涂了,真让王巨交,王巨会真的交。但朝堂还有一心想敛财的王安石呢,这个后果你可想好了?

  事实王珪是替王巨说话。

  怎么办呢,谁让他们都属于“温和派”。

  王安石说:“此役关系到国家兴亡,诸公勿要阻挠。”

  一句话便让所有人沉默了。

  如果王巨此战失败,庆历故事又上演了,那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胜了,什么都好说。想说好也行,想说坏也可以,反正就是说坏了,在这几年里西夏人也老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