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鼓声(中)(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28      字数:3476


  因为它的宽度太小了,而且临近南边的土山,同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坡度。那么宋军只要派出少许兵力,这片空障就会成为一个绞肉机。

  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人数多的优势,强行将土山与城墙之间的缝隙填上,再利用土山的优势,居高临下,一下子杀入大顺城。

  但这可能吗?

  且不说得多大的工程,就说这个季节,泥土同样冻硬了,得花多少天,这么艰难的一锹一锹地挖,得挖多少天,才能填上那缝障?

  “用石炮。”

  “用石炮?”

  后世对西夏武器的认识可能就是夏国剑、旋风炮、浑脱、西夏弩,最后才是冷锻铠甲。

  但这种认识是很错的。

  首先是浑脱,它就是将牛羊等牲畜宰杀后,取其整皮,经过一些特殊处理,然后阴干几天,毛就会自动脱落,随后剩下一张完好的整皮,再密密封上。到渡水时,往口子上吹气,然后人抱着它渡河。实际就是起着一个原始的救生圈作用。至于小牲畜,则是用来做水囊。若是载重大的货物时,取几十根木条钉上,将几十个浑脱放在木条下面,一艘简易的小船便成了。

  知道其性质,便知道它的究竟了。

  水囊、救生圈与羊皮筏!

  其实何止是西夏,吐蕃那边同样有之,并且后世还保留了下来。

  宋朝同样有之,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用浑脱渡河。也用这个方法,做水囊,或者用这个方法取皮,做“足球”以及皮革制品。不过做皮革制品,还要经过更复杂的加工程序。

  但为何这个名词放在西夏身上则很有名气了?

  穷啊!

  穷了,只好用简便的方法渡河行军作战了。

  次之是最没有名气的冷锻铠甲,实际吐蕃那边也有,瘊子甲。宋朝自庆历以后,也重视了冷锻铠甲。不过这种方法打造铠甲成本太高,加上种种原因,包括官吏的贪墨,导致在三国当中,宋朝以前的冷锻铠甲质量反而是最差的。

  夏国剑也是一样,宋朝这边同样有百炼钢武器。当然,也不及夏国剑。

  西夏弩技术很优秀,若无李定带来的西夏弩技术,可以说就没有神臂弓的出现。不过夏国弩之所以优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甘州牦牛角,仅是这个材料,宋朝就只能望洋兴叹了。不过有了神臂弓,西夏弩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最后就是这个旋风炮,其实就是一种小型投石机。放在骆驼背上发射的。在这种小型投石机上。西夏技术要稍稍先进一点。不过大型投石机仍不如宋朝。

  特别是现在,西夏有夏国剑,可是桃溪剑并不比夏国剑差多少。

  至于投石机,则更不及虎踞炮。浑脱吗,那还不如做救生圈。这个在宋朝并不难。冷锻铠甲,现在军器监所生产出来的铠甲,全部是真正的冷锻铠甲,而且是用简易水力冲压机冲锻的铠甲。它的质量已经胜过了西夏冷锻铠甲。

  所以梁乙埋这次也带来了大型投石机。

  不过南山的那个土山坡度不大,倒是利于人爬上去了,然而问题是正因为这个坡度不大,使得坡顶与大顺城墙的距离增加,以西夏的投石机,能对城中产生危胁么?

  “大将军,要不要等后面的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