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退一步(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33 字数:3545
�们送到驿站去休息。”
几个亲卫过来,将三人向外推搡。
“王知州,我们是使者啊,”嵬名科荣不服气地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能这样对待一国使者?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刀枪。我算是对你们客气的。”王巨冷冷地说。
三人被推走,刘昌祚问:“明公,当真让他们去京城?”
王巨点点头。
“这样太便宜了他们。”
“莫要逼急了敌人,有时候退一步反而是海阔天空。”
实际还是兵法的围三阙一。
如果西夏三名使者成功去了京城,以京城的那些大佬们的德性,必然同意议和。
最简单的例子,当年西夏使者吴宗入贺赵曙即位,按照规矩必须站在皇仪门前候见,太监传达,然后赵曙让太监将使者领到垂拱殿觐见。
其实宋朝大臣更惨,他们入贺西夏的什么,只在宥州。
但这小子偏不听从,引伴使高宜也无奈,怎么办呢,谁让宋朝一直软弱可欺。但吴宗到了顺天门后,带着佩鱼与仪物,强行往垂拱殿闯。这能成吗?就象宋使到了宥州后说俺不行,必须去兴庆府,那会有什么下场?
高宜无奈,只好将这小子关在马厮里,让他冷静一下。
可这事儿闹出多大风波,司马光差一点要将高宜的肉吃掉。
反正在王巨心中,王安石也就那么一回事,但还能找出许多亮点之处。不过司马光,那简直就是一个大大的笑话。这个家伙死得早,否则在两宋时,他比秦桧还要糟糕。
现在西夏迫切需要与宋朝重新搭成和议,相信这次去京城态度一定很老实。那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有了宋朝的和议,梁氏就能将西夏各个反对的派系安抚住,西夏就能平稳渡过这段困难时期。
所以梁氏派了三名使者,试图从庆州去京城。
不过有了指望,西夏人也不会对王巨这支军队反扑。
否则马上有许多军队要撤出这片战场,王巨手中的兵力也越来越少了,一旦逼急了敌人,西夏反扑,这个后果也是王巨无法估计的。
“原来如此。”刘昌祚道。
这样讲刘昌祚就明白了。
当然,表面上王巨还继续要强势。
“那为何先将他们安置到驿站?”
“我在等朝廷诏令啊。诏令下达,修筑堡砦不仅是筑城墙的,这些都是未来正规的堡砦,要挖壕沟、置战棚、瓮城,吊桥、城门、房舍、仓库、兵营、马厮,一样都不能少。所以后方还要调拨大量物资过来。诏书下达了。物资也要调拨。那么某些人便无法反悔了。否则还会有意外发生。”
这个可能性极小,不过防一手总是好的。
“所以明公将他们先扣压几天,不过环州那边怎么办?”
“我正要回去解决一些事。就包括环州,盐州先交给你了。”
“放心吧。”
王巨说完。先骑马去了环州。
种古立即迎出来,两人进了军衙,种古说道:“明公,其他村寨我暂时没有动,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