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燕归来(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34      字数:3660
�大于律法,虽然公私不能并论,总要讲究一个感恩之心。

  然而刘挚没有。

  再说刘挚中进士前,难道没有一个教他学问的老师?

  东明县事件传开,杨绘说:提刑赵子几,怒知东明县贾蕃不禁遏县民使讼助役事,摭以它故,下蕃于狱而自鞫之,是希王安石意旨而陷无辜于法也。

  文彦博都将贾蕃当成弃子了,杨绘却在努力营救。

  这厮公开吼出官员不贪污。如何能养家糊口,居然还是无辜的!

  赵顼看后。将奏折直接扔拉圾篓子里了。这简直在颠倒黑白,胡说八道嘛。

  而且东明县事件后,是派了赵子几下去查这个贾蕃,他不仅涉及到阴谋当中,公开吼出当官就要贪污的雷语,还有其他的罪状,比如挪用官钱放高利贷,沽买村酒,严刑打死了一个贫民。

  无论那一条罪状,都能将贾蕃的官职一扒到底了。

  实际想一想范仲淹家的家风,他选了这个女婿也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其实这件事,现在已摆明了,枢密院——御史台——东明县贾蕃,这是联起手,准备搞掉免役法的,只是这个贾蕃能力有限,没有做好,才成了一场笑话。

  但没有完,刘挚也来了,上书言助役有十害,又说:子几捃摭贾蕃,欲箝天下之口,乞案其罪。

  赵子几搜集材料打压贾蕃,用此想让天下人闭上嘴巴,请案赵子几之罪。

  事实摆在哪里,看不到,看不到,看不到。

  俺嘴上说的才是真相。

  所以王巨一再讥诮君子,为了一个草顾人命的贪官,居然如此拼命的辨护,这也能算是君子?就不要说王安石对刘挚的提携之情了。

  王安石没办法,只好让知谏院张璪根据杨绘刘挚所写的,作十难诘之,张璪不敢得罪旧党,没写,于是让司农寺的曾布执笔。

  刘挚却变本加利,上书说,自青苗之议起,而天下始有聚敛之疑。青苗之议未已,而均输之法行;均输之法方扰,而边鄙之谋动;边鄙之祸未艾,而漳河之役作;漳河之害未平,而助役之事兴。其议财,则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至政事堂;其征利,则下至于历日而官自鬻之……圣上忧勤念治之时,而政事如此,皆大臣误陛下,而大臣所用者误大臣也。

  青苗法均输法对错不谈了,边鄙之祸与王安石有何关系?漳河之患,使两岸百姓苦之以久,治理漳河错了吗?

  这简直是超级颠倒黑白。

  王安石便请赵顼将刘挚贬于岭南,赵顼不许,只谪监仓,杨绘出知郑州。

  因为杨绘与刘挚反复提到了两浙的役钱,所以赵顼才问了一问。

  实际免役法对于商业繁荣的两浙路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然而王安石画蛇添足,又来了一个市易法……

  既然不怕麻烦,为何不执行王巨所说的“齐商税”,不是动不动就说祖宗家法吗,宋朝的祖宗家法本来就禁止官员行商,商税相齐,虽然麻烦更大,但收获也更大,也能站得住脚,非是“与民争利”。

  赵念奴说得含糊,不过赵顼却听出来,两浙路可能有一些纠纷,但绝不象杨绘与刘挚所说的那么严重。

  这使得他长舒一口气,毕竟免役钱摊派最多的乃是两浙路,于是说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