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修房子(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34      字数:3961
�监,重则贬到岭南,甚至管制起来。

  不过赵顼如此处理,一是不想再闹下去,这也是对王巨的保护。二也是想保护王安石的脸面,毕竟有王安礼夹在中间,王安石到时很难看。

  这是他的想法,实际文彦博不会甘心,王巨也不会放手……

  但这份奏章来得比较及时。

  首先是王巨建议下。已经替宋朝打好一个基础,再加王安石的敛财,薛向的调度。如今宋朝一年的盈余,若是没有战争到来,能逼近四千万。

  正月时因为庆州之战,国库渐渐空荡。但半年多过后,国库又渐渐充实起来。

  河湟就提上了议程。

  正好郭逵在西府十分尴尬,于是赵顼将郭逵调到秦州,毕竟郭逵也是懂军事的。

  然而郭逵到了秦州后发生误判,他看到王巨“自卫反击战”都遭到这么多大臣攻击,朝廷岂会同意主动地去开边?

  因此郭逵一到秦州。便发牒责问王韶备边财赋与商贾市易。

  已经搞过一次了,王韶不胜其烦。看后一怒之下扔到地上。

  不过他想了一会,这样还不是办法。得将郭逵搞下去,否则没办法去开边。因此又将它捡起来,放在柜里。另取了一件牒文装入怀中,然后当着郭逵使者的面,将这个牒文撕碎。

  郭逵听后大怒,连忙上报朝廷。为何呢,王韶手中有兵有钱哪,万一生起兵变,这个后果非是他能承担的,还是让朝廷来处理。

  朝廷便派了蔡确审查。

  蔡确到了古渭州,王韶说冤枉,郭公怎么做出这小人之事呢,幸好我将这个牒文保存了。

  蔡确就纳闷了,问,你没撕?

  王韶将郭逵牒文拿出来给蔡确观看,是郭逵的字,还有郭逵的官印。看来确实是郭逵冤枉王韶了,于是将郭逵调到潞州,让韩缜担任秦州知州兼安抚使。

  这就是眼下宋朝的状况。

  讲道理,没办法讲,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王巨,以毒攻毒。

  韩家兄弟来了,那是没话说的。

  因此朝廷准备经营河湟,准确地说是暂时先正式经营古渭州到洮河一带。

  然而朝堂发生了严重的争议。

  那边王韶开始动手了,但在开始之前,王韶已经与王安石发生了一个冲突。

  冲突乃是为了两个和尚,一个是汉人的和尚,一个是吐蕃的和尚。

  汉人和尚叫智缘,此人精通医术,时常召到皇宫替宋仁宗看病。平时就呆在大相国寺,许多达官贵人也登门求医。他不但精通医术,据传还精通卜算。有次王安石找他诊脉,智缘在把脉时说其子有登科甲之意,果然第二年王雱中了进士,由是得到王安石器重。

  王韶前去西北经营边防,看到吐蕃人信仰佛教,于是上书以佛事怀柔,主动请智缘来边境劝诱吐蕃各族归宋。智缘能将王安石都忽悠住了,可见其口才。因此去了西北,立即说明了青唐名僧结吴叱腊归附宋朝,两人又共同说服了许多吐蕃部族降宋。

  本来三人合作还是很愉快的,但郭逵到了秦州后,两个大和尚投靠了郭逵,与王韶反目成仇。

  你们两个大和尚,劝降吐蕃就劝降吐蕃,何必加入这些大臣的勾心斗角当中?所以王巨说权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