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恶婚(下)(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39 字数:5860
msp;“爹爹。我要去嘛,”少女拽着黄骅的衣角撒着娇。
黄骅更加生气,王巨走过来说道:“醇之兄,你此去,俪儿只好一人在家中了,不如将她一道带上,大理非是中国,没有那么多规矩。”
段正明无语,心想,谁说大理没有规矩!
这就涉及到大理主体百姓的种族问题,或者又有一个名词,汉人蛮化。
大理的主体就是白蛮,唐朝《蛮书》记载,西爨,白蛮也,东璺,乌蛮也。汉武帝开僰道,通西南夷道,今叙州(四川宜宾)属县是也。故中庆(滇中地区)、威楚(云南省楚雄)、大理、永昌(云南省保山)皆僰人。
再到西晋动乱,胡人乱华,河东路安邑人爨氏带着大群河东汉人逃避战乱,不远万里,来到云南,然后与夷帅们兼并斗争中,压倒了雍闿、孟获家族,成了滇王。
隋末动乱时,又有一批汉人南下,接着便是南诏臭名昭著的侵略巴蜀事件,掳走了大量巴蜀百姓,这些汉人全部融合到白蛮这个群体当中。因此白蛮这个群体就是汉人与当地蛮人的结合体,并且汉人占据着主要的血脉。
至少现在白蛮与汉人生活很接近。
这也是王巨用兵的一个原因,否则全部是生蛮,就象占城,或者蒲甘那样,以后想治理,会很头痛的。
王巨发话,黄骅无奈,只好带着这个“女儿”上路。
走在路上,黄骅又解释道:“世子,我就这一个女儿,让我惯得不成样子。”
“黄使者,无妨,令女天真可爱,反而让这一行凭添了一道春色。”段正明不以为意地说道。
一行人向西越行越远。
王巨站在邕州城边久久的凝视,陶弼说道:“少保,决定好了吗?”
对于王巨想经营大理,陶弼态度也不是很坚决。
道理简单,现在大理对宋朝虽不是那么友好,但也没有太多敌意,危害不大。然而经营大理,则就有很多问题了。
第一个就是用兵。
在朝廷支持力度不大的情况下,以王巨手中的力量用兵大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个难度还不及后面的难度,那就是管理。
王巨既然用兵大理,那肯定不会完全的羁縻,因此打算适度的管理。管理就要派驻官员,官兵。其实自杞州的设立,就是未来大理的一个模式之一。
可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成本。
即便是自杞州,朝廷也不指望获利,只能说略征一点税务,保障官员胥吏的支出,都不能保障官员的薪酬支出。况且大理。
不是大理没物产,是这些物产如何运到京城?
这与交趾不同的,交趾因为有了海船。即便将交趾所出,用海船源源不断送到京城。虽然成本高一点,但不会比从荆湖南路运输物资到京城成本高,虽然有风险,可从湘水、赣水再运到大江之上,难道没有风险。巴蜀的布帛运到京城,自三峡而航行,风险岂不是更高?
加上交趾人对广南的伤害,两相结合。朝廷虽有人反对,不过也等于是默认了王巨的做法。
然而大理物产又用什么方法运到京城?
因此只能征一些比较昂贵的物资,用以保障管理大理的支出。如果是平常时期,还是可以做到的,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