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给我一把伞(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0 字数:4833
��高度基本达到了一米二几。有这个高度。对于严重缺马的宋朝来说,已经很是满足了。且不看骑兵中还用了不少矮小的乌蒙马与大理马?
因为买马,已经将情报延伸到吐蕃高原的东部地区。
但这个情报的了解,只是为了商贸着想的,王巨还真没有想过经营吐蕃高原。
宋朝能有这个雄心壮志吗?
“不怕极度落后的文明,不怕软弱的先进文明,怕的就是落后不大又十分野蛮的文明,更怕的是一个积极进取又是先进发达的文明。之所以取大理,乃是大理虽然文明落后不大,但不野蛮,凝聚力又不强,并且信仰佛教,不喜杀生。然而将他们逼急了,拧在一起,即便能拿下,代价也高昂,那会逼得我们自己儿撤出这片地区。”
只要僵持起来,王巨就自动撤退了。
因为朝廷支持力度不足,当真靠他一个人力量平灭大理?
不过王巨也只说一说,让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然后又说道:“燕将军,你要出发了。”
不能盲目地就去进攻乌蒙等部,必须要打探好各个情报,还有甄别出有用的头领,让他们配合劝说。
余下的头领则随着各部族渐渐安定下来,一起送走了。虽然离开家乡,一个个还挺高兴的,以为他们去宋朝京城享清福……
其次“土改”,必须要有大量军队的震慑。
外界的说法是乌蛮三十七部,实际乌蛮有几百部,这个三十七部的来历乃是当初以这三十七部为首,支持段兴平打败杨干贞,段兴平即位后三番五次加恩于三十七部,包括免徭役,颁赐宝贝等等,所以三十七部乌蛮才能段氏忠心耿耿。当然,在段氏的支持下,三十七部乌蛮也得以壮大,余下的部族或被兼并,或者被臣属,也还有一些较大的独立部族存在,比如乌蒙部上面的易溪部等部族,同样不小,但不属于三十七部乌蛮。
大半乌蛮就在东川郡与石城郡,然而除了三十七部乌蛮外,还有许多部族,并且还有一些部族并没有参战。
所以至少让石城郡基本的局面稳定下来,才可以用兵东川郡东北部地区。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看大理的动向。
杨义贞主动找到了郑宣和,说明杨义贞要动手了,所以燕达也能抽兵东川郡了。
并且也不能拖下去,杨义贞动手,另外一只黄鹂也要动手,等他们打得不可开交。就是王巨正式用兵大理之时。
但是燕达并没有带走多少兵马,五千普通的步兵,一万名王巨刻意训练的精英士兵,当时训练就是训练他们在山林等各种特殊地形下如何作战。一共一万多名,还有几千名次给了章惇,那边也要动兵,至少从哀牢人与牛吼人手中将长山山脉抢过来,当成未来交趾的屏障。
这个也不用王巨多解释。且看燕云十六州,再看西北的横山……长山就等于是未来交趾的燕云十六州,横山。
不过这个时间可能有点长,毕竟要等内陆百姓到达,安定,才能逐步地动手。就是这样,也未必等于就能搞掂长山,虽然梅山蛮与南北江蛮更头痛,不过这里的基础非是荆湖路的基础。
而且一样的任务,不仅是要打败长山地区的哀牢人与牛吼人。还要治理起来……
所以章惇听到详细的情况后,都无语了。
不过王巨也留了一个好底子给他,包括大量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