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吓一吓(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0 字数:4072
r />
然而不管寇准是怎么想的,王巨也不想落得寇准那样的下场。他喃喃地说了一句:“君主立宪制……”
“什么君主立宪制?”
王巨并没有回答,如果想功臣与君王共相融。只有君主立宪制,而且君王手中没有多少实权,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就不会有那么多野心家想谋国篡位了,反而子孙永保平安。
想一想如果宋朝执行了君主立宪制,蔡京用得着巴结赵佶,导致北宋灭亡吗?不要小看了蔡京,这同样是一个颇有才华的人。
就象吕夷简一样,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
但在宋朝那是不可能实施什么君主立宪制了。
如果放在海外,自己去海外做海外王?这又非是王巨本义了。
王巨不由地看着窗外。
“少保,我发现一件事。”
“什么事?”
“运输成本太高昂了,除了茶马交易,其他的交易盈利多不大。”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不要小看了广南,广南在历史上很落后,但经过王巨推动,已经在迅速改变。并且广南有珠江,有大海。
一个大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造福的国家只是南宋。
南宋海外贸易最发达的是泉州,这里人口太密集了,为了生存,只好向其他方向发展,向海外迁徙,就包括对面那个大岛上后来所说的原住民,实际八成非是原住民,而是福建迁徙的后代。南海岛屿各岛上的华人八成也是福建路百姓的后裔。他们替南海各岛国带去了文明、经济,而非是战争,遭遇却很惨。这是王巨对南海各土著施狠手主要原因。
另外泉州从唐朝时造船业就十分发达,因此从船舶制造到维修保养,再到各个交易的商品,都有成熟的配套实施。贸易又是以轻便的奢侈品为主,不在乎些许运费。
因此泉州市舶司一直凌驾于杭州与广州之上。
但经过王巨推动,马上海外贸易就会变成以普用的民用品为主,这时候大运河与珠江威力就能发挥了。
也就是早晚杭州与广州的市舶司规模会比泉州大。
但这条珠江,只能使广南西路中东部受益,即便西部地区,也要从陆地运输了。一旦改成陆地运输,在这时候运费无疑会十分高昂的。况且是大理!
或者是马,王巨都组建了两万多骑兵,未来用得着这么多骑兵吗?也养不起啊。一旦大理平定后,骑兵数量会裁减近半,裁减下来的马,多交给民用了。一旦化成民用。一匹马能卖多少钱?
马道堵死,余下的交易,除了极少数奢侈品。盈利皆不会有很多了。
除非发展旅游业,从自杞开始。一路风景瑰丽,让人难以想像,并且还多是原生态风景。
但在这时代发展旅游业?
所以吕何让认为王巨想将广南那一套政策搬过来,恐怕未必能成功。
“东良兄,你多虑了,其实我让你带着诸管事过来,其用意,是互补有无。当然,也能替我敛出一些钱帛,供我用度之。同时让他们与外界接触,便于开化。一旦开化,即便他们自己也能做到自给自足。再说,广南西路我有时间治理,在大理,我还能有多少时间?战争结束,陛下就会下诏,召我回京。我想的主要是稳定。朝廷能治理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