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圣儒(上)(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2      字数:3470
�?”

  “支持子安的百姓不少,他们认为交趾人残忍在先,子安并没有做错。还有一些百姓也以为虽然子安立下大功,可是在南边的手段确实有点残忍了……还是有些影响的。子安,实际真的很屈啊,不说别的,就说熙宁七年旱灾,如果不是子安出手。将会饿死多少人?”

  “那次出手以后就不要再提了,虽然我出手赈灾,换取的是朝廷同意我们大量迁徙百姓。”

  “官人,大不了这个宰相别做了。”琼娘在边上说道。

  王巨哈哈一乐。

  “官人,我们快点回家吧。”

  王巨这一行,在南方漂泊了太长时间,琼娘想家了,想孩子了。

  然而这一行速度仍然没有快起来。先是在横渠镇……

  “巨儿,你来看。这是老夫新写的两篇文章。”张载说道。

  王巨将两篇文章打开来看,第一篇叫《爻变》。

  其实张载鼎鼎大名的《西铭》开头就是从易卦说起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於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这篇温仁厚德的文章被称为宋朝四大时文之一。

  但在这篇西铭里,张载说得还不够清楚。

  不是他笔力不行,而是他有的没有想清楚,想不清楚,就写不出来。

  这些年师徒二人时常书信往来,受了王巨感染,于是有了这篇爻变。

  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不算,这两卦代表着天地之始,阴阳分,所以有了第三卦屯卦,万物始生,十分困难,不过是顺应天地,所以必会欣欣向荣。但这时候仍很弱小,于是有了更困难的第四卦蒙卦……

  这说明天地不是不动的,就象一个国家从开始到建立再到繁荣,各个时候就必须有各个不同的应对方法。

  不仅六十四卦在变,每一卦中的又有六爻之动。

  其实在这点上张载与王巨想法差不多,是赞成变法的,国家都困窘到无法救灾的地步,能不变法吗?但他与王安石的分岐是在如何变上。

  直到遇到了王巨,受王巨影响,张载思想才渐渐成熟,比如这篇爻变。

  如何变,改其短,扬其长。

  就象唐朝天宝之时,明皇重视武功并没有做错。

  《司马法》里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易经里也有类似的话: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现在的例子就是南唐,实际当时宋朝文治经济皆不及南唐,然而因为南唐后主的种种,迅速被宋朝消灭了。

  虽然不能说南唐是绝对的忘战必危,但差不多接乎是了。

  因此明皇之错,一错在过于重视武功,他不是接乎是忘战必危,而是接乎于好战必亡。

  二错在方向错误,唐太宗时文臣良将,不可胜数,因此经营到了葱岭之西。然而到了明皇手中,至少在将士武力上不及唐太宗之时。另外契丹奚人开始逐渐强大,多次击败过唐军。青海大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