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两颗心(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3      字数:4000
攻破了占城王都。此人也逃到了交趾避难。整整成了一场天大的笑话。

  不过能登上王位,也不能说他很傻。

  因此他立即会意:“少保之意,就是西夏没有解决,大宋就没有必要与辽国交恶?”

  “正是。”

  “那是我错了。”

  “也不能说你错了,总之,你能再度进京,我很感动。不过最好下一回不要再来京城,派使者来就可以了。”

  这就象赵顼从不提议如何变法,他乃是最后的防线,不能“暴露”出来,只要不暴露,就会有缓冲的余地。王巨意思也是这样,只要诃黎三世不来京城,即便使者闹出什么误会,诃黎三世也有缓冲的余地。

  毕竟现在的宋朝非是李世民之时,环顾四时,甚至跃马到阿富汗都茫茫然再无一个对手了。

  而且朝堂上的龌龊,王巨也不想对他解释。

  王巨将诃黎送走,张商英又来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就连他的字都有意思,字天觉。

  不过王巨略有些愕然。

  元旦节乃是宋朝最长的节假目,假期几乎长达近二十天。但不是所有官员都会放假的,各个重要的部司都会派一两名官员留守,预防突发事件。

  然而往往留下来的都是老实巴交的官员,人善了……就要被人欺的。

  但王巨这一年却将张商英留了下来。

  非是张商英老实,但怎么看了,特别是中书这个地方。

  就象王巨,如果未经过多年磨砺,那怕就是他在知庆州时,到了中书也会茫无头绪。

  还有,圣相李沆,不亚于唐朝的房杜,正是他主持下,才有了宋朝最厉害的一次大治,咸平之治。只是这个人低调得可怕,所以被后人往往忽视之。 但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人,初次进入东府为副相,也没有做好。

  因此张商英看似留守中书吃了亏,实际不然,这是给他一次真正一个人全面了解中书的大好时机!

  所以王巨有些奇怪。

  张商英大大方方坐下,论姿态洒脱,就是少年时的王巨,都远不及此人。

  王巨呵呵一笑。

  张商英说道:“王公,我在中书收到庆州知州俞充送来的疏奏。”

  “庆州?”

  张商英马上就知道王巨想偏了,立即说道:“是这样的,王公在庆州有没有帮助过一个小祖阳的人?”

  中书各地奏报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带出来的,那一天乃是王震特事特办,害怕破坏掉王巨废罢市易法。才冒险做的。就是这样。如果传出去。王震肯定悲催,王巨没有举报,同样会被许多大臣弹劾。

  不过张商英隐隐感觉这可能是一件大事,只是他想不清楚,奏章没有带出来,但可以将奏章上所述说的,转达给王巨。

  “记得,一个毡毯商人。”

  “王公。这些年他前后投入了十几万巨资,研发出一种新式纺织机械。这种机械能将羊毛绞成很细的线。对了,庆州还送来了样品。”

  张商英从怀中掏出一卷毛线。

  当然,张商英好,还是俞充好,都还不能清楚的知道它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