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最暗黑(中)(2)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4      字数:7025
; 现在游客数量很少,如果变得很多了,必然会让几万几十万百姓得以养活,甚至变得富裕起来。

  主要是大家不是太懂。

  王巨一一解释出来后,几乎所有人都听入了迷。

  因此它的设立有很多作用的,不仅是拉动了许多地方的经济。养活了许多人,同时也利于融合南方,改变西南一些丑陋的风俗。

  还有很多作用,就象现在北方人将南方传得几乎达到了妖魔化地步。特别是瘴疠,有那么邪乎吗?

  高大上的说法是开阔心胸,使许多人感叹大宋山河的壮丽,让他们更加热爱大宋,这说得有些夸张了,然而会有一点作用的。

  并且旅游的繁荣。必然也会使各地的税赋增加。

  所以王巨看到朝廷冷处理后,于是自己儿带着一些西南的首领单干了。

  但也不是永远亏本,现在大多数人仍不能接收,因此用免费的方式激励一部分人敢于去尝试。

  一旦有更多的人接受了它,那么到时候就可以收取少量费用,再加上各城市客栈、酒肆、商行的变相收入,在游客身上,也能直接盈利了。

  那怕这个直接盈利很少,但对各地的发展却会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王巨又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朱初平在崖州,看到百姓生活贫困,急了,上书请求朝廷将宽剩钱挪成公使钱,用此来减支百姓的赋税。

  但这始终不是办法,国家不征任何税赋,百姓才高兴呢,然而国家没有收入来源,如何运转这台庞大的机器?

  所以王巨的做法,就是准许各艘海船在朱崖军那个港口停泊,让他们在哪里补充供给。

  仅是一条准许命令,几乎没有什么投资,一下子就将琼州岛经济盘活了。

  同时官府也得到了额外的赋税来源。

  第二个例子就是以前的旅游业,实际百姓自己也在自发地旅游,就象元宵节京城的灯会,周边有多少百姓拥到京城来观看?

  这些人来了,就要吃,要住,要买东西,无形中又养活了多少京城百姓,国家又得到了多少收入?

  只是以前大家一起没有注意它而己。

  何谓开源,何谓民不加赋而国自用,这同样是一种真正的开源。

  不但国家得到更多的税赋,同时还造福了许多百姓,更没有强加任何百姓的税赋。

  王安石说了多次民不加赋而国自用,最后是怎么做的?

  所以一度时间这八个字成了宋朝最反感的八个字,以至王巨同样说这八个字时,都连带着有一些大臣反感之。

  然而现在出现了两项真正的民不加赋而国自用了……

  不是未来的银行司,一个是航海,一个是这个即将拉开序幕的什么旅游业。

  于是王巨说完了,许多大臣在思考。

  王巨最后才说道:“陛下,而且臣参与进去,一是迫不得己,二是将它带上正轨。毕竟换成官府来主持,往往许多官员害怕多事,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而做不好了。一旦出现盈利,臣这部分契股就会主动撤出去,将它交给三司或者内库去经营。”

  这更加高风亮节了。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