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哭(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4 字数:3848
�大战役影响不是太大,主要的还是前两条。
因此推进速度比较快,杀伤的西夏人也更多。
其他变化并不多。还是五路大军,熙州李宪与董毡派来的养子阿里骨联手出兵兰州,北上屈吴山,天都山。但因为此战发起太过匆忙,后勤一直跟不上去,因此北上的速度很慢。
第二路第三路是种谔合鄜延路与府麟路的十五万兵马,一度拿下银州、石州、夏州、宥州,但还是因为供给跟不上,于盐州城外会大雪。士兵又冷又饿,相继崩溃,未让西夏杀死多少士兵,自己儿就损失了近五万人。
第四路是刘昌祚率领的五万兵马,沿葫芦川北上。
第五路是宋朝的主力部队,九万大军,九万民夫,主帅是高遵裕,自庆州向西夏发起进攻。
为何是高遵裕?
如果不从赵顼心理去分析,也不能说高遵裕一无是处,他在熙河之战中多次有亮眼的表现。实际后来威震西域的李宪,现在表现也不及高遵裕。
或者拿一个人比喻,就象曹彬一样,他在平蜀时表现不错,实际情况是敌人很弱小。在平南唐之战中表现不错,可认真分析,因为他在江宁城外磨蹭,差一点使这次南征失败。实际平南唐战功中,最大战功者是王明,次之是潘美与刘遇,而不是曹彬。因此对了北伐时,遇到更强大的对手,一下子就被打出原形。
但从赵顼心理去分析,此战宋朝共出动了三十万大军,二十万正式民夫,为何说是正式民夫,因为战争来得太突然,准备不足,后来除了这二十万民夫外,诸州又调及大量丁壮押运物资粮草支援,甚至连同妇女也被抓了起来做民夫。
也就是到达西夏境内的是五十万人,而后方动用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因此宋朝的大半精锐军队全部动用出来了,所以赵顼需要一个相信的人统领中军,掌握住中军,就能节制其他四路军队。
这个人选……
虽然先期战果比史上更大,然而因为比史上推进得更快,高遵裕不但强行下令刘昌祚停止攻城,还强行下令李宪渡过黄河。李宪不愿意,然而高遵裕多次下令,李宪只好硬着头皮率军渡过黄河。
于是更惨的结果出现了。
不仅中路军与刘昌祚的军队损失惨重,在史上李宪这一路军队实力保持得最完好,然而这一次同样被波及到了,侥幸他及时判断出来,立即杀向南方,将大部分兵力带回兰州。
这就是王巨再三考验赵顼的原因。
具体时间他记不起来了,但知道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会发生。
但是不是一次机会呢?可能算是一次机会吧。
才开始梁氏囚禁了李秉常,确实是导致了国内许多豪强反对,国家一度十分混乱。
然而他们争的是正统,并不代表着就倒向了西夏。相反,随着宋军紧逼,反而拧成一股绳,将梁氏激起的矛盾转移了。
时间也不对,宋朝七八月出兵,能在三个月内拿下西夏?拿不下。好了,冬天到来。
即便刘昌祚攻下灵州城,也灭不掉西夏,因为天气到了那时很寒冷了。而西夏的兵力可能被压缩在河西诸城,包括兴州城内。如何能攻下来?
并且还有辽国呢。他们会坐视西夏被灭国?
因此最正确的做法便是“中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