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上35章 最暗黑(上)(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5      字数:7973
emsp;赵顼啼笑皆非,道:“王卿,莫急,朕再问一个问题,这十八名大臣如何挑选?”

  “满足这几个条件即可,一不能懦弱文弱。文弱了,到了海上必会晕船,懦弱了甚至都不敢上海船,而彼岸民风极其剽悍,如果懦弱了。震慑不住,还不如不去。二作风清廉,彼岸并不是一片荒芜的所在,实际海商们挑选出来的六个定居点,确实是彼岸最大的六个定居点,也有了一些小型城市的雏形。然而彼岸百姓对官员往往比较痛恨,做为海商更是要防止下面各管事贪污,因此对官员的要求十分高,这才有了那个干部守则。如果作风不清廉,去了那边,必会被驱逐回来。三是要有能力,那边的临时官员都是从各家船队里挑选出的管事精英,不但精通商贸,而且这些年百姓的安置治理,让这些精英积累了大量经验。就是放在我朝,除了没有科举资历外,也可能会是极其优秀的官员。如果能力不强,不但自己会成为一个空壳,也丢了朝廷的脸面。”

  “王子安,这样的官员,我们大宋也需要啊。”王珪愕然道。

  “未必,就象我,或如章子厚,都是这一类的官员,然而因为作风强硬,却未必得到主流士大夫的认可。陛下,也勿用担心,反正是试验与磨合。真挑不出这种官员,还有一种官员,那就是清静的官员,只要去了彼岸不要惹事生非就可以了。先行将朝廷即将来接手的印象传递给彼岸的百姓。”

  前者的官员……那真不多。

  但后面的官员不要太多。

  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又开始了正式洽谈。

  王巨避嫌没有参加,是由老王与吕公著主持的。

  不过基本上也就是王巨所说的,误差就误差在原本海客们只准备捐助十万两黄金,并且金子已经押运到了杭州。

  十万两黄金也是好的,王吕二人大喜。

  不过让王巨增加到了十五万两黄金,所以这些海客承诺,这拖欠的一部分,用秋后从倭国哪里得到的银两弥补,不足部分明年一起带到杭州,交给朝廷。

  那还能说什么呢?

  看着他们离去,在政事堂里,老王说道:“晦叔,王子安脾气很不好,但爱国之心,无几人能及之。”

  这个拖欠证明是王巨生生加了五万两的,但不是与王巨无关,恐怕提了五万两,王巨与延州十家商户最少得损失一万多两。

  吕公著也略略叹惜:“他主要经历是在军旅,所以脾气不好。”

  也就是说王巨行为粗鄙,不象其他士大夫那样“温文尔雅”。

  但第三天又发生了一件让大伙哭笑不得的事。

  第三天是常朝,宋朝早朝共分为两种,一是大朝,差不多的京官都要去。二是常朝,只有重要的官员才有资格参加。

  但就是常朝,也有两三百名官员了。

  等到群臣无事可奏。就要散朝时,王巨恭恭敬敬地走出来,说道:“陛下,臣听闻王公与吕公与海客们商议好了,这意味着彼岸从此就正式成为大宋疆域。因此大宋的地图必须得重新改写,这是臣献上来的新大宋地图。”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厚厚的布帛,然后将布帛摊开。

  现在的宋朝好大……

  不仅新得到了云南路与交趾路,特别是海外。

  东到新西兰、斐济,为什么跑到斐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