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张睦(上)(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6      字数:4777
了四五贯钱,然后腌制起来,贩运到宋朝谋利。因此一方面是百姓不愿意养牛。一方面许多人养了牛,刚刚养肥,就莫明其妙死掉了,然后进入百姓的餐桌。

  于是这么多年来,宋朝一直缺少耕牛。

  然而人口越来越多,精耕细作是谓必然,没有耕牛,如何能精耕细作。

  所以想要百姓大规模养牛又不会莫明其妙死掉,只有象现在这样,一是不将大牲畜计入户等。二是让市场决定牛价,三是等彼岸百姓数量更多时,彼岸能带来更多的肉食,虽是腌制品,但也是对宋朝肉食市场的一个补充。

  至于原先一头牛只有四五贯钱,那是违背市场的,以至王巨在地方为官时,直接违反这条命令,公开以更高价格收购耕牛,交给百姓。

  诸人无语。这是简单的账,大家都能算出来的,牛肉,牛皮。牛筋,怎么着,一头牛也能卖出十几贯钱。

  然而一头活牛只有四五贯钱,这能不让不法商人勾结里正耆长偷偷杀牛谋利吗?

  应声而涨的,还有木材、砖瓦、石灰价格。

  对这个,王巨反而表示欢迎。

  砖瓦石灰等建筑材料价格涨上去。但银行司正式成立后,大量砖窑就会成立了,价格也能打压回去。

  至于木材,那更是巴不得了,涨得越高越好,逼得百姓建设砖瓦结构的房屋,而非是木质结构的房屋,同时木材价格上涨,海上贸易盈利也会提高,王巨将彼岸那么多金银带回来,当真对彼岸没有影响?

  所以这些混乱,是良性的。

  不过它也只是一个开始……

  …………

  原先王巨让赵度与内库管理着蔗糖作坊,张铨之等人管理着船队的经营,以及彼岸。

  蔗糖作坊还好一点,但随着规模的扩大,船队经营与彼岸都开始出现了混乱,因此陆续于密州、杭州、泉州与广州置设了一个类似办事处的机构,打听各地物价,负责与内陆各商贾谈判相关的业务。

  然而还是很混乱,并且朝廷因为好奇,时常派人过来旁敲侧击地打听着,于是王巨在广南对彼岸改制时,也将海上贸易重组,将这些“办事处”一一取缔,由专人负责经营与查看账目,具体的贸易则由各支船队领首之人负责。

  实际这等于是如今朝廷的三省制度,中门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其实管理方式,都差不多吧,顶多细节不同,名称不同。

  至于这边,则雇募一些包打听,打探市场价格,然而这仅是雇募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不仅在宋朝这四个港口,在其他的一些国家,如倭国、高丽、天竺诸国与大食诸国,同样也雇募了一些包打听。

  实际上随着赵度离开蔗糖作坊,在内陆也只剩下所谓的旅行社了,一旦旅行社交给朝廷,王巨与内陆的联系只有几个港口的贸易。

  不过这是一步步来的,不仅仅是几个包打听,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因为交易,彼岸也与各港口所在城市的商贾熟悉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办事处作用不大,因此也能取缔了。

  张睦杀人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他是此次来杭州港船队的几个负责人之一。

  既然是负责人,也都是王巨手下得力大将,虽然还没有拿出大量契股进行分配,不过对于这些得力大将,王巨给予了不菲的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