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张睦(下)(4)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46      字数:4912
r />   孤儿寡母人家也有不少,可有一些青年少妇,略有些姿色,对彼岸多少有些惶恐不安,一个个选择改嫁了。

  这是严的一面,但在京城这里却是宽的一面。

  特别是这些年来,迁徙到城外的禁兵家属,若有牺牲在战场上的。朝廷主动拿出一部分抚恤,同时还拿出一部分钱帛,将朝廷分配给他们的耕地购买回来,然后规劝其家眷。带着这些钱帛,向彼岸迁徙。

  原因很简单,让他们挪出耕地,然后从保丁中选出强壮的丁壮,充当新的禁兵。

  别看安置在城外的禁兵待遇不及城内禁兵。但他们手中有耕地,只是城中的禁兵不愿意出城,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放下身体平时训练之外,还要耕作。

  然而有地有薪酬,对于普通的保丁来说,还是相当渴望的。

  用此填补禁兵数量,并且这些保丁虽然训练时间不及禁兵,但他们多是来自各个农村,相对于京城快要堕落的禁兵,他们更淳朴。

  那么上了战场。即便训练时间不是很长,但实际战斗力未下降,而是增加。

  朝廷也没有人反对。

  还想灭西夏的,禁兵不填补行吗?即便这样一来,又会迁徙大量百姓去了彼岸,但多是孤儿寡母,对宋朝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相反,宋朝释去了一个个重担。

  十几天后,王珪忽然问王巨:“杭州张睦是怎么一回事?”

  苏子永返回杭州。如王巨吩咐的那样,派人对岸边迁徙的百姓将张睦案简单地说了一说,然后又说道,文公乃是大宋巨擘。连皇帝都怕七分,我们更得罪不起,但呆不下去了,否则下面还不知他如何对付我们呢。季风还没有来,我们又不能回去,只好先离开杭州。前往密州避难,现在我们给你们一些粮食,你们回去吧。

  说完了,所有船只集合,借助退潮水,一下子全部离开杭州。

  这下子近万准备迁徙的百姓傻了,许多商人也傻了,市舶司的官员们也傻了。

  最先发难的不是百姓,这些苦哈哈的百姓正不知所措呢,诸商人就找到了市舶司官员,纷纷责难。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象王安石担任鄞县知县那样,看到旱灾到来,估计粮价会疯涨,于是提前用高价买粮,诸粮商一听鄞县粮价高,一起将粮食调运过来。结果因为运来的粮食太多卖不掉了,若是再运回来,一来一去成本太高昂了,只好无忍地低价出售。

  那是鄞县,运输条件远不及杭州。

  不过这一来一去,仅是运输成本就会损失多少?

  还不仅如此呢,这运回去了,卖给谁?

  如果万一文彦博不走,难不成明年运到泉州或密州,再卖给这些海商们?那可能吗!

  一个个都急得要拼命了,我们是与这些海商们订下契约的,契约未完成,你们作为市舶司官吏,凭什么放他们离开!

  市舶司官吏们也急了,我们就这点人手,难不成调运官兵来阻止他们离开。况且他们这一走,两百万贯的商货,仅是提解,市舶司就能得到二十万贯的税赋,但这一走,抽解没有了,我们功绩同样也就没有了。

  我们又向谁讨公道去。

  你们问我们,为什么不问文公!

  但这事儿市舶司还多少真有着一些关连,并且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最后会闹得有多大,因此将事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