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狗不如(6)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0      字数:7822
便宜,出兵攻打河州,顺便正好给梁乙逋一个交待。”

  不过王巨这一回思考得更加小心。

  一个判断失误,弄不好就导致战争走向彻底改变。

  “还有一个证明,梁乙逋现在多半也得知我们拿下鸣沙城的消息,但他一直没有撤兵,只是在平西砦前故做佯攻。这分明是等吐蕃大军到来。”

  “那河州?”

  “韩公,勿要担心,河州兵力虽不多,但有刘昌祚坐镇,不会出现大的失误。继续将他们拖着,真不行,我立即下令,从秦州调拨一批兵马赶赴河州。”

  要调现在就要调,这不是消息相互传递,用特脚递的方式,换人换马,一日能行七八百里,甚至近千里,大军出发,又有不少山路,一天能达到两程就不错了。不过吐蕃将兵力从洮州抽回来,也要一段时间。时间上还来得及。

  “河州仍继续拖着,功夫不在河州,也不在平西砦,而是在洮州与鸣沙城。”

  “洮州?”鸣沙城知道的,但洮州又让韩缜不解了。

  “种家八子,个个是豪杰,但最骏者非是种谔,而是种谊。阿里骨手下得力大将者则正是留在洮州的阿里骨,并且只有两万兵马。如果将此人拿下,则是等于断掉了阿里骨一条胳膊。我想让种谊试一试……”

  岷州官兵同样不是很多,但有一些诚服于宋朝的蕃部与羌部,本来这些蕃部羌部也未必管用,不过阿里骨为了立威,杀掉了数千人,无疑会激怒了这些部族酋领。为了自保,他们也会主动配合种谊了。

  但为了支援种谊,王巨也从秦州拨出两将官兵前往岷州。

  至于鸣沙城那边,王巨也就没有下令了。现在梁乙逋以为鸣沙城孤城难守,不管不问,但当真能坐得住?

  不怕敌人阴谋诡计,就怕计不知从何而出。

  如今两个敌人的军事行动基本明了化,王巨反而不担心了。

  一道道命令下达。

  但就在这时。司马光忽然上书。

  书中说,自元丰三年起,西夏已经化干戈为玉帛,是有这么一回事,但背景是打了那么多年,西夏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胜利,相反国家疲惫,正好王巨挟南方大胜之威,返回京城,两者结合。西夏不敢用兵了。

  但司马光只捡一面说,然后说谁知道朝廷穷兵黜武,五路大军伐夏,结果导致六十万军民牺牲,如今朝廷不知悔改,仍在不断地用兵,结果只得些许之地,却让会州与洮州无数生灵涂炭。

  洮州勉强算是王巨失误,至少军事决策是由他一手承负的。

  可会州管王巨屁的事。

  要么李宪圈了几个堡砦,但别当真。西夏在这里统治了许久,使得王文郁与李宪都不敢执行朝廷的税赋政策了,无论是什一税,或者出助强人与壮马免赋役。即便修建几个中小堡砦关卡,还出了钱帛,雇募当地百姓与士兵共同兴建的。

  梁乙逋杀害的就是参与修建这些堡砦的各部族百姓,不过到后来性质演变了,为了供给,甚至都不甄别。就派大军过去烧杀掳掠。

  可能是有一些部族向往宋朝,但宋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这些百姓负责吗?

  而且何谓慈不掌兵?

  然后又说,朝廷兵戈四起,先与西夏树敌,再与吐蕃交战,接下来辽国南下,以宋朝的兵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