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1      字数:6843
�。

  这个地坑,确实是冬暖夏凉啊。

  当然,与王拱辰相比,司马光确实很朴素。

  然后司马光又做了一件事让王巨更恶心的事,他妻子过世后,司马光无钱下葬,只好卖了洛阳三顷良田替妻子安葬。

  想一想朝廷每年拨出多少款项给司马光用于修书吧,就算司马光很清廉,别要忘记了他身上带着正三品的职官,非是苏东坡“犯罪”贬到黄州那个“罪官”。靠卖纸袋渡日。

  一年好几千贯薪酬福利,还有司马家族庞大的财富。难道下葬妻子都没有安葬费?

  面对一部分人的质疑,司马光给出的解释,就是俺们将钱帛一起用于救济贫寒亲友与贫困百姓了。

  好吧,大公无私到了这份上,比范仲淹焦裕禄雷锋还要厉害,王巨还能说什么?

  所以司马光很是迷惑了一部分人,难道王巨死抓住不放,责问司马光,洛阳三顷良田,三百亩,得值多少钱哪,仅是下葬妻子,也不是下葬皇帝,得要一两千贯钱帛吗?葬一个死人就要花费一千多贯,这让宋朝其他百姓怎么过啊?

  并且司马光写信给司马康,信中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不过如果司马光不是心机深沉,这种作风不管是真朴素,还是假朴素,至少在现在的宋朝,是值得推广的。

  因此在司马康心中,司马光乃是一个完美的父亲。

  那么王巨这么做,司马康能不急吗?

  对于司马康的做法,赵顼一直没有过问。

  司马光不是一个好东东,但王巨这么做,确实略有些过了。

  不过随着铜的到来,加上司马康居然要蛊惑范纯仁,赵顼改变了想法。

  前线在王巨与章楶联手下,节节推进,比泰山还要稳定。

  而且两人皆重视治理,前面推进了,后面种种治理措施也随之落实,因此推进一块,等于宋朝也正式占据一块。

  但是这种战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花费。

  同样的用兵,两人的花费可能是王韶十倍以上。也不能说两人这种打法不好,与王韶的用兵相比,虽然花费更高,但后面的管理方便了,叛乱同样减少,至少眼下没有看到推进之处产生过一回叛乱。各蕃部羌部更加归心了,也就是未来的种种隐患,从现在起就陆续被两人化解。

  再说,又找上哪儿再找一个王韶?

  连番的大捷,可钱用得如同流水一般,用得赵顼都感到心痛。

  因此彼岸这批铜的到来,也是一场及时雨,最少未来河湟与河西走廊的基建费用全部得以解决。

  关健时候这三年的八百万贯收益,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这才是大忠。

  而且司马康找到了范纯仁,如果让他说动了范纯仁,范纯仁作为中书宰执,一旦他重新站在司马光一方,反对王巨,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赵顼在延和殿将司马康召见,先问道:“闻听你父亲病重,你不在涑水服侍你父亲,为何来到京城煽事?”

  司马康抬着头答道:“陛下,家父之病乃是王相公,朝廷不惩罚王太保,家父病情不会好转。”

  “你是说整个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