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青丹谷(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1 字数:7724
枉然,只要找到这玩意了,它传播起来会很快的。
而且纳闷的他最想要的细绒棉至今仍没有下落。
衣食住行。衣还在食前面,它不仅是遮蔽身体羞丑,就是这一条也很重要,成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之一,同时还是挡御寒冷。即便现在的宋朝,北方每年冻死的人也比饿死的人多得多。
虽然粗绒棉快推广到了长江一带,可是它产量低,棉籽多,棉纤维短,如果不是现在棉花价格比较高,还有王巨直接推广了最先进的种植方法,放在后世,以这种低效的棉种,棉农可能哭都来不及。
而且棉花价格一直很高,也意味着不能惠及所有百姓。
但好几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消息。
其实王巨记已也没有错,它原产地确实是在北美,只是位于墨西哥南部的高地,以及加勒比诸岛上。
墨西哥现在那边有一个强大的国度,彼岸是避开的。
加勒比诸岛是在东面,彼岸根本就没有踏足过,所以上哪儿找去,那怕找到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也找不到这种新棉种。
不过也快了。
陶青就曾提议,于那个细长的湾区,开一条运河。
这个难度并不是很高,它不象后世的那条巴拿马运河,必须要求能让巨轮航行,现在要求只是能让一两千吨海船航行就可以了,长度还是那个长度,但宽度与深度要求全部下降了数倍。
陶青提出这个要求,非是好大喜功,而是两块大块的西侧多是山区为主,想要肥沃的平原地带,必须将百姓带到两块大陆的东面。尽管东面有部分地区是茫茫的丛林,比如那片最大的恐怖的热带雨林,那只能望而生畏了,但余下的地区多不存在任何问题,高山上升起梯田,湖泊沼泽变成沃土,正是现在宋朝百姓最拿手的好戏。
但想到达东海岸,就必须保持通航。
不过王巨没有同意,即便是一个中小型运河,所需的劳力钱帛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于是去年王巨让贾会带信给那边,可于一安全细长处,修一条道路,然后在那边修建一个码头,再于那边建造一些船舶,先行派少许百姓前去开拓,毕竟现在彼岸百姓数量仍然太少了,没有必要立即占领那么大的地盘。
如果此举成功,必然从一些海岛上经过,那么就能找到王巨所要的棉种。
但细绒棉的作用,只有王巨心中清楚了。
宋朝君臣还以为王巨判断失误呢,毕竟这些多是王巨“道听途说”而来,即便有失误,也不奇怪,而且眼下的粗绒棉之推广,已经让大家很满意了。
王巨有些失望地放下飞书。对王紫川说了一句:“去将种将军请来。”
王巨回到湟州后,并没有因为辽国的威胁而立即用兵。
原因在延和殿,王巨也对赵顼与几个宰相说过,首先是气候上的因素。湟州一带比东面更冷些,即便春天,昼夜温差也很大,不利于宋军行军作战,拖到夏初。气候能适应了,时间也来得及。
其次要等西夏恢复元气……当时在延和殿,王巨说出这句话时,几个宰相一起愣住。
然后王巨解释了原因,去年连连惨败,梁家威望下跌,反对声音强烈,似乎这是对宋朝有利的,但西夏与吐蕃不同,他们已经立了国号。大夏在他们心中有了正统的地位,因此宋朝一旦大军正式发起灭国之战时,所有矛盾会全部消失,又拧起一股绳,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