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机会?(4)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2      字数:7160
,那个太保不得不停下三军脚步,如今就驻扎在保敦谷,哪里位于青沙山南麓山根处。也是宗哥城南下廓州的要道口,所以原先还有一个巴扎(集市)供两州客商百姓交易。于是那个太保勒令诸族百姓,紧急抢修一座堡砦。大约他的打算,先将溪巴温解决,再将兵力抽出来,继续挥军青唐城。”

  “王巨在哪里?”

  “他是宋朝战神,当然身先士卒,身在最前线了,正在那座刚开始修建的堡砦里。”

  “国相之意乃是分兵?”

  大规模集团军作战,多是要分兵行动的。但分得不好,就易被敌人各个击破,如岐沟关之惨败,还有去年阿里骨与梁乙逋联手的定西城之战。

  但不是说不分兵不好,如果不分兵,十几万大军聚在一起,攻打某一城池,三军利用效率不高,而且兵马越多,行动越缓慢。整个作战行动也显得呆板。并且不是不分兵,就能求一个稳的,如高梁河之战,十几万宋军没有分兵。照样惨败!

  “正是这个分兵,并且宋军还要分出许多兵力留守于河州廓州各个堡砦。现在那个太保手中的兵力已经只有六七千人。”

  “这是一个好机会啊,他怎能如此胆大?”

  “也不是胆大,你身陷宋境,不大清楚,实际现在阿里骨比我国还要窘迫。即便六七千人驻守保敦谷,阿里骨也拿宋军没有办法了。非是他手中无兵,而是他名位不正,又连连惨败,各部的兵力无法调动。但是我们大夏进入,则是截然不同。得到我国援助,附从的部族也就多了。而且那太保力阻溪巴温西上,也暴露了他的野心,用此做文章,又会有更多的部族附从。同时阿里骨也可以派使安抚溪巴温,默视他统领河南诸部(积石山下诸部)。”

  “国相是说集两国大军进攻保敦谷?”

  道理很简单了,宋朝兵力仍有不少,到了这一步,梁乙逋也不敢说宋军战斗力差了,但一部在湟州,从地图上看是离不远的,拉直了不到两百里路,可实际中间隔着千重山万重山,还是高大崔嵬的大山险岭,因此只相隔了这么远,两路宋军却无法相互支援。

  所以王巨憎恨河湟的道路,并且让朝廷立即拨出大量钱帛,用于河湟修建道路,原因也就在此,不仅现在作战不方便,未来治理平乱,同样也很不方便。

  王巨又是从现在刚刚修城,现在的堡砦多是夯土为城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凝固。因此永乐城那边的城墙在西夏军队撞击下,一场大雨一淋,城墙一起倒塌了。还有平夏城那边,夏军直接带着铁锹来挖城墙了。

  新城墙不结实,王巨手中的兵力少,那么两国大军齐集,就能迅速将保敦谷这支宋军吃掉,即便王巨能及时逃出生天,两国大军呼啸南下,如果阿里骨再派使安抚溪巴温,相信到了这时候,溪巴温会知道轻重,那么东又有溪巴温的军队,溪哥城内部又会有部族从里面配合,积石山下宋军同样会迅速惨败。

  更重要的宋军为了征伐阿里骨,熙河路的守军并不多了,就连苗授与熙州知州王君万都亲自上了前线。即便湟州的宋军回撤,多半也来不及了,那么在两国大军席卷之下,不但收回了湟州,说不定连熙河路与兰州大部分地区也被收复下来。两国局势也从此扭转。

  “国相,这是一个好主意。”

  梁乙逋老脸一红,主意是不错,但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阿里骨在信中写出来的。

  他又说道:“从其他地方调兵也来不及了,而且诸路都集结着大量宋军,即便有兵也不能抽调。所以唯一能调动的地区,只有西凉府与宣化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