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一土盖天(5)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21-01-30 22:53 字数:9204
第842章联亲
谶语,或者叫谶谣,谶纬,这玩意儿威力在古代太大了。
它是怎么来的?
准确的时间是萌芽于西汉,奠基者是董仲舒,天人感应吗,所以会出现一些诡异的隐语、预言,昭示吉凶祸福,比如《左传》中的一些断句,季氏亡而鲁不昌……
其背景是董仲舒建议罢废百家,独尊儒术,但这必须要获得汉武帝的支持,单凭儒学的思想还不够的,因此董仲舒推出了谶纬之说,用此来满足汉朝统治者的正统性、合理性。
“周秦以还,图篆遗文渐与儒道二家相杂,入道家者为符篆,入儒家者为谶纬。董刘大儒,竞言灾异,实为谶纬之****。”
它是儒家弄出来的东东!
所以儒学从这时候起,就已经不再是真正的夫子儒学了。
所谓的谶,验也,有征验之书,河洛所出书曰谶,这是《说文解字》所给出的解释。
那么何谓纬,那不是地球经纬的纬,而是纬书的纬,也就是用神学去附会儒学的书,想一想孔夫子说的那句,敬鬼神而远之吧!
接着到了王莽。
王莽篡汉,怕天下不附,因此伪托尧舜禅让的旧例,说自己是“继体受命”,武功长孟通看到机会,说俺浚井得到一块白石,上面有书著石: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随后齐郡一个小亭长说梦见天公派使者告诉他,摄皇帝当为真,王莽便告诉王太后,以此为根据请求去掉摄字,在臣民面前只称皇帝,并改元初始。后面的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是一种心虚的表现,不仅王莽,还有武则天……
这时谶纬说法正式大成了。
王莽与一些宵小弄出来的谶语几乎是一个笑话,然而后面出现了一个很关健的谶语:刘秀当为天子!
这又是怎么来的?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刘)钦娶湖阳樊重女,生三男:演,仲,秀,兄弟早孤,养于叔父良。演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秀隆准日角,性勤稼穑。演常非笑之,比于高祖兄仲。秀姊元为新野邓晨妻,秀尝与晨俱过穰人蔡少公,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秀戏曰:“何用知非仆邪?”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
宛人李守,好星历、谶记,为莽宗卿师。尝谓其子通曰:“刘氏当兴,李氏为辅。”及新市、平林兵起,南阳骚动,通从弟轶谓通曰:“今四方扰乱,汉当复兴。南阳宗室,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通笑曰:“吾意也!”会秀卖谷于宛,通遣轶往迎秀,与相见,因具言谶文事,与相约结,定谋议。
后人以为真,但是王巨认为司马光这个记载有些牵强附会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刘秀当时的光景。
后世有许多人说****太祖出身低,确实太祖出身不高,但还有人比太祖出身差的,特别是朱元璋,刘邦出身也就那么一回事,刘秀同样很不好。刘秀是刘邦的九世孙,西汉长沙定王刘发生了舂附节候刘买,刘买爵位为儿子刘熊渠所继承,另一个儿子刘外曾任郁林太守,刘外儿子刘回为巨鹿都尉,刘回儿子刘钦是南顿令。刘钦早死,刘秀三兄弟为叔叔刘良抚养。
到了这时候刘家三兄弟家产肯定不多了,而且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家业,轮到刘秀手中的就更加少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