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白河无故辞官,十有八九是个阴谋!(2)
作者:
发情的野猪 更新:2021-02-14 23:45 字数:4284
��称,后来成为新中国大家庭的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之一。而在这时代的吐蕃,其国土还包括了大名鼎鼎的外挂民族——印度阿三。
这样的吐蕃,他们的国土……说实话并不小。但是偏偏,他们国力却是三大强国之中最弱的那个。
为什么呢?
一是因为贫穷,二是因为分裂。
贫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此处不加赘述。
而分裂呢,就类似于春中国秋时期的分封制那样,表面上是一个统一的大国,但是内里却又有许多诸侯裂土封王,听调不听宣。
说白了就是凝聚力不够。
今天你打我一下,明天我打你一下,后天又大家一起去找国王理论理论,乱成一团糟。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关键是因为某些宗教信仰的原因,吐蕃的对外表现,那是相当的“与世无争”啊,俨然一副得道高僧普度世人的面目。
今天谁谁谁开战了,这些高僧就跑去调停,劝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明天谁谁谁又开战了,于是高僧们又跑去劝解,教你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道理。
不过……
成也信仰,败也信仰。
当他们遭遇外敌之时,却又会一致团结对外,实力还真的不容小觑——至少没有小到可以忽视的境地。若是大周与突厥开战,无论吐蕃支持哪一方,战局都会立刻一边倒。
如果诸葛亮在世,面对这样的局面,肯定又会献出“三分天下”、“六出祁山”之类的安邦妙计。
但是可惜……
吐蕃没有诸葛亮,他们也没有西蜀这样的雄心壮志,眼见一场轰轰烈烈的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他们并没有想着如何成为最大的赢家,反而一心想着如何自保,等熬过这场“大劫”再出来打救世人。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于是,吐蕃做出了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他们一方面修书突厥,扬言要明哲保身,说你们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贫僧恕不参与。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向大周示好,许下若干优惠条件,说只要大周不主动侵犯,吐蕃永远是大周的“友好邻邦”,若是“必要”的时候,吐蕃甚至可以出兵支持大周,击退草原蛮子云云……
总之两面开花,左右逢源。
其中真意,自然不言而喻了。
不得不说,这其中“信仰”的影响真的相当不小,举国上下都是“佛系玩家”,不宜pvp游戏……
如此一来,原本与大周、突厥分庭抗礼的吐蕃,如今反而变成了制衡大周与突厥两国之间的砝码,形成微妙的平衡。
就好比两虎相争,中间却有一头狼在观战。两头老虎都想吞了这头狼壮大自身,但是又谁都不敢先动手。
至于更远处的西夷欧盟,在东瀛事件之后,反而变得空前团结了起来。
由于魔动炮的存在,以及损失了马可波罗、雅典娜这两位圣阶天使之后,如今的大周在欧盟的眼中,就变得跟后世中国人眼中的米国霸权主义差不多。
他们对子民说,东方是一个神弃之地!
他们对子民说,东方是一个无信之地!
他们还对子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