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基辅(2)
作者:龙灵骑士      更新:2021-02-24 11:05      字数:3224
��是天真也是片面的,即便是没有那场大雪,德国前线的部队难道真的经得起莫斯科残酷巷战的消耗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自从莫斯科城下一败之后。德国就再没能从对手那里夺取过重要城市,这充分证明了德国进攻力量在莫斯科城下就已经成为强弩之末。

  深深知道这一点的阿卡多自然知道即便是占有优势的互换战力,德国也承受不起。所以他只能想别的办法去弥补双方在数量上的差距。

  这个时候元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现在还并不赫赫有名,却已然成为陆军总参谋部第二号人物的中将曼斯泰因。这个德国将领中间少有的拥有战略眼光的人物,按照元首提供的数据拟定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就是可怕的《新巴巴罗萨计划》,这个计划推翻了陆军总参谋部拟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彻底抛弃了动用300万德军以及超过200万仆从队主动突击苏联的原计划方针,竟然大胆的提出了以防御为主的战争计划。

  这个计划可谓是超级大胆也更加可怕,它针对苏联的优势拟定了一系列作战方案,把整个巴巴罗萨计划大胆的分为了几个重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在乌克兰站稳脚跟,依靠装甲部队短途穿插打出优势,将苏联红军聚歼在乌克兰以西地区。然后与苏联展开谈判,争取实现两国和平。一旦达成这个目标,也就获得了这个时期的阶段性胜利。

  如果苏联不妥协,那么这个计划将转为第二阶段,德军在乌克兰地区加强防御,等着苏联的第二次进攻——因为德国第一次反击的巨大胜利(也就是镇魂曲计划),苏联人的第二次攻击一定会大幅度延后。不经过精心准备,他们是不会轻易上第二次当的。而当苏联准备就绪之后,德国也已经把乌克兰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要塞。

  这个时候就是第三阶段的作战了,德国再打一次防御反击,用优势的装甲部队以及空中力量,摧毁苏联的进攻部队——这么一来双方的距离可就足够近了,也就不会出现因为奔袭距离太远导致装甲部队损失巨大的问题了。一旦出现这个状况之后,德军就可以在反击之后从乌克兰出发,横扫苏联西部地区,占领莫斯科。

  当然,这个作战计划是建立在德国现在已经取得的优势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新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隐含核心思想其实是一个字“拖”,拖的越久对德国就越有利,拖的越久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就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简单,德国比上一世取得了更大的战略优势,这个优势来自于英国本土地区。缺少了这么一个如鲠在喉的英伦三岛威胁,德国的本土工业也就没有了被干扰的危险,后方的工业产能也就能够稳步提高。再加上本土工业整合法国荷兰比利时甚至英国南部之后,生产能力也会越来越高,显然时间拖得越久也就对德国越有利。而等到德国真的可以完全发挥占领区的工业优势的时候,甚至连美国也无法比肩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了。

  另外,现在苏联失去了英国这个强援,美国又提前对日本开战,苏联能够拿到的补充物资不能走英国到苏联这条便捷通道,只能经过白领海峡送到苏联的东部地区——等到这些物资送到苏联西部前线,估计至少是1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此消彼长之下,不同于战争开始的时候攻击法国英国那种争分夺秒,阿卡多的第三帝国现在更希望战争拖入后期,这也就是情况变了,期望也会跟着转变的道理。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为了防止美国搅局参战,阿卡多率领德国分秒必争的强攻,一口气打下了整个西欧地区,这个时候整个第三帝国可谓是“侵略如火”,而稳住了后方之后,现在德国希望的是“不动如山”,等到他真正稳住欧洲地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