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李煜的才情(2)
作者:
温七郎 更新:2019-11-13 00:43 字数:10994
��柳味很清楚,他早就料到南唐要比花间词了,不过他不怕。
其实所谓的花间词,是以一本名为《花间集》的词集而得名,但并不是说只有那本词集里的词才算是花间词,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有言,花间词乃是供“绣幌佳人”在酒筵舞席上遣兴娱宾之用的,因此它上承南朝梁代侧艳诗体之传统,下扬晚唐五代歌妓演唱之风习,内容偏重闺情,情调绮靡柔媚,词藻锦绣华丽。
只要符合这个条件的,都是能算作花间词的。
其实说白了,词的分类是很复杂的,你不可能说这首词就是什么派什么派,如果这首词有写家国,又有些闺怨,你怎么分?
在很多人看来,花间词的最明细的标志是闺怨,只要牵涉到了闺怨,一般都算作是花间词的。
柳味很清楚这个情况,因此他写的词绝对让李煜他们没话说。
那名官员公布完结果后,南唐的一些大臣便要求验证诗词,比对好坏。
最先公布的一首词是李煜的一斛珠·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此词一出,众人皆是叫好,这是一首咏佳人的词,全词描绘歌女的艳情冶态,格调不是很高,但在艺术成就上来看,却是闺怨中少有的佳作,南唐的词人多好这口,因此纷纷叫好。
柳味听完这首词后也忍不住叫了声好,其实在柳味看来,李煜的词前期太过靡靡,不足以令人产生感触,是算不上上品佳品的,只不过比之现在这个阶段的词人在技巧和用词上更为优美了一些而已。
李煜的词吟完后,接下来,那名官员继续吟柳味的,柳味的词是首木兰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木兰词一惊吟出,顿时整个擂台周围都响起了震惊之声,那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两句,更是在四周不停的回响。
大家都在反复浅饮这两句词,反复要将这两句词深深的刻入脑海中。
而就在反复浅饮间,有人一生发出了惊叹。
“此句当做传世之名句。”
“词美,意境更足,单凭这两句,从今之后,再无人敢以女子口吻作词控诉薄幸郎矣……”
南唐的那些群臣虽然很不愿意承认,可还是忍不住为柳味的这首词叫好,就连李煜,在细细品味这首词后,也是暗下认为比之自己的在格调和用词上都是要高很多的。
小周后在李煜旁边,也是突然动了心,她早知道柳味才情斐然,只不过柳味之前做的什么鹊桥仙、水调歌头之类的,都太过端正,虽是好词,可对女子来说却很难真的深入人心,可这首木兰词却是另外一种情况,这首词以女子口吻叙述男子的薄幸,可谓是三分入木的,令人读之呛然,而最首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处秋风悲画扇,更是令人有种说不出的喜欢。
其中意境之美,令人怦然心动。
如意郡主这边,就算是展青这些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