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迁都长安(2)
作者:温七郎      更新:2019-11-13 00:46      字数:10546
/>   初夏时节,这天早朝的时候,外面下着淅沥沥的雨,让这个夏天凉爽了不少。

  群臣例行说完一些事情后,赵匡胤望着朝中百官,提出了迁都长安的事情,而赵匡胤提出之后,立马在朝堂上引起了轰动。

  之前已是隐隐有人传圣上有意迁都长安,但迁都这等大事,若非赵匡胤亲自开口,这些朝臣还是不敢相信的。

  而如今的情况是,赵匡胤亲自开口了。

  赵匡胤望着群臣,问道:“长安城四面环山,有险可守,迁都长安能让我大宋万世长存,相比汴京,道路太过平坦,离敌人太近,很容易被敌人南下直逼,朕欲迁都长安,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骚乱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一段时间后,武王赵德昭站出来道:“长安乃唐朝古都,繁华至极,若能迁都长安,我大宋也必能再现盛唐时的辉煌。”

  武王赵德昭这么一说,他的那些人也都纷纷站出来表示赞成,他们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说长安城风气好的,又说长安城坚固,敌人断攻不破之言。

  当然,武王赵德昭的人中也有反对迁都的,只是他们得了武王赵德昭的暗示,就算你不赞成,但也不能站出来说,你哪怕不开口表态,也不能说。

  武王赵德昭需要的是他的队伍里必须有一致的声音,谁若敢跳出来唱反调,看他不打断那个人的腿。

  朝堂上一下子全是武王赵德昭的人在那里议论纷纷,赵匡胤心里有点高兴,自己的儿子果真跟自己是一条心,而且看到自己的儿子势力不弱,有跟晋王、魏王争夺的实力,他也甚是欣慰。

  可就在这个时候,当朝宰相沈义伦突然站出来道:“圣上,迁都乃我朝大事,不可说迁就迁啊,迁都长安对我大宋的确有不少好处,但我们当前也要考虑实际情况,比如说迁都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我大宋时正与南唐交战,我们是否有精力迁都?”

  沈义伦身为当朝宰相,不可能说什么事都顺着赵匡胤的,赵匡胤想迁都,可他考虑过实际情况吗?就算赵匡胤不能考虑,他沈义伦能不考虑,他不考虑,他这个宰相就是不称职的。

  沈义伦这么一开口,朝中反对迁都的人立马站出来表态,他们的理由也是各种各样,比如有说现如今的汴京好的,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养活了不少百姓等等,也又说长安城自从经过了五代十国之乱后,已是大不如前,不如他们现如今的京城繁荣。

  如此等等。

  一时间,朝堂之上两大势力唇枪舌剑,辩论的可谓难解难分。

  赵匡胤坐在龙椅上望着堂下群臣,柳味微闭双眼,好像这些事情跟他一点关系没有,这让赵匡胤知道这次的事情柳味并不想参与,事情太大,他虽身为参知政事,但迁都事情又岂是他能够左右的?

  晋王站在人群中,脸上不悲不喜甚至也不急,无论双方吵的多厉害,他始终一句话不说。

  魏王比晋王更为镇定,他甚至根本没将这些事情当回事。

  赵匡胤扫了一眼后,挥了挥手,朝中群臣见此,连忙安静了下来。

  “迁都一事,事关重大,朕也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思量了许久的,长安城地势险要,能保我大宋安稳,相比较汴京,则太为开阔,我们与敌人交战是非常容易,可敌人要打我们也容易的很,都城嘛,还是要有险峻地势才好,这样才能够更为安稳,不是吗?”

  从赵匡胤的这句话里,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