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地震和兵变(2)
作者:
獨坐池塘 更新:2019-12-28 18:56 字数:8362
钱购买,还是地方借贷,一定要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粮食。”刘一璟恭敬的行了一礼,将自己的办法拿了出来。
缓缓的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内阁一般都处理的规章制度,现在朝廷不那么穷了,赈济上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不过天启皇帝心里却在为另一件烦忧,那就是朝廷又要没钱了。
无论是军制改革,还是建造国子监和国武监,火器厂的扩建和增加新的造船厂,这些都是花费颇多的大项目。这次赈灾的花费肯定也不少,看样子自己又要想办法赚钱了。
“刘爱卿,内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筹集钱粮之事马上开始进行。这次派去的赈灾大臣便交给户部的官爱卿吧!另外朕会派遣锦衣卫和东厂在旁协助,对于那些不法商贩就交给他们处理吧!”天启皇帝没有在询问大臣们的意见,而是自己做了决定。
大臣们也没有反对,赈灾本就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入果自己去还好,或许会有些灰色的收入。现在天启皇帝派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人,如果自己敢收东西,那天启皇帝那里第二天就会知道。
很多人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户部尚书官应震,显然这个差事不好办,少有纰漏那就是大罪。受灾之地,灾民遍地,如果有乱民趁机闹事,那就是赈灾不利,肯定会被治罪的。
不过很多人都失望了,官应震不但没有露出丝毫的不满,反而脸上带着喜色,大步的走了出来,神情激动的道:“皇上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绝对不会辜负皇上的期望!”
“爱卿放心大胆的施为,如果有什么苦难随时向朕求救!”天启皇帝满意的看着官应震,笑着说道。
对于官应震的反应,天启皇帝心里自然是很清楚,这么长时间以来,天启皇帝还是很了解这些大臣的。官应震这个人功利心并不是很重,可以说是真正的儒家子弟,心里满怀着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抱负。他一直以张居正为榜样,一心要为民作些事情。
不过官应震和那些书呆子不同,无论是为官还是做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手腕,是一个实干型的官员。可以说经过天启皇帝的挑选之后,如今朝堂上的各部堂官都是能成臣干吏,拉出去都能独当一面的。
这件事情安排完了,天启皇帝目光在众位大臣的脸上扫过,道:“诸位爱卿,还有什么事情吗?”
“启奏皇上,今早兵部八百里急报,杭州发生兵乱!”兵部尚书的熊文灿一句话,朝野上下再一次哗然,没想到扬州刚刚发生地震,杭州便出现了兵乱。
天启皇帝也是眉头大皱,事情有这么巧?现在朝廷上下对于军事都是格外的关注,北七省的军制改革刚刚开始,杭州居然就出现了兵变。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详细说来!”
“是,皇上,奏折上说杭州有诸生家张灯,不慎火起,延烧房屋,九营兵卒乘乱而起,抆钱塘门外更楼十座。当时有杨把总,约束营兵勿予乱,被各兵捆绑还营,悬之高竿,欲以弓箭射之,两游击好言抚慰乃定。至于其他的情形暂时还不清楚,杨把总如今在家革职代参!”熊文灿应了一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朝堂上这次没有人在开口了,事情傻子都看得出有问题,当兵的谁没事发动兵乱,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更何况这些九营兵不抢劫,不勒索,跑到钱塘门外烧了十座更楼,这明显是智商有问题。这么大的事情,最后推出来的不过是一个把总,简直是在开玩笑。
天启皇帝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扫过,笑着说道:“这份奏折很有意思,不知道这是哪位爱卿上的奏折啊?”
很多人都听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