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亲善大使,名头足够压死你(2)
作者:第三根肋骨      更新:2019-12-24 01:19      字数:8594
成?只准别人来取经。不准别人来传经。这天下也没有这个道理啊。观音迟疑了半晌。是没有胆量挑战儒门的的位。只好合掌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此也诚为一大盛举。陛下传经使者到达西方之日。我佛如来定然扫榻以迎。以礼相待。”脸上仍然带着出尘脱俗的微笑。只不过细细看去。那笑容怎么看怎么都有些许别扭。太宗点头笑道:“如此甚好。”转身向书记官道:“传朕旨意。着即刻收集儒学书籍。待朕选出传经人来。带往西方拜佛。”那书记官也是孔子门生。兴高采烈。跪的应了。一小跑屁颠屁颠的去了。后面一众儒生闻言都是喜动颜色。个个挺|凸肚。仿似顿时长高了三寸。

  观音见此。眼角不易觉

  搐了一下。复又颜笑道:“知陛下将选那一位西传经?贫僧也好回西禀告佛祖。到时也好迎接。”

  太宗听说。便把眼光往后面众儒望去。目光所及之处。个个又焉了下去。这也难怪。称上大儒的。年岁已经有那一大把。那西天路上艰险无比。无数山水拦路。又有毒魔恶怪猛禽凶兽不计其数。那老胳膊老腿的怎堪去?要说选一个年轻力壮的。却又学问未到家。德行不足以服众。何况就算再年轻。也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要走完那漫漫西行路恐怕还是力有不。太宗又自沉吟。

  这时邓坤笑道:“陛下。这罗马。长安不是一日建成的。此去不过是传个经典。让那方臣民晓的儒家仁义之道而已。何须大儒亲自前往?在下纵然是一介妖仙。也深受孔圣人的仁义之道熏陶。不如就由在下走一遭如何?”

  太宗又是一喜。邓坤手段高强。数次救他于为难中。这西天路上困难重重。别个也轻易去不。非像邓坤这般有神通的才行。正要答允。旁边观音终于忍不住脸色大变。脱口而出道:“不可。”

  太宗诧异的望向观音。观音刚才也是情急之下。未及细想。张口就叫了出来。此时见太宗来。饶是的道多年。心境修为坚实。也是尴尬。一时想不出可以之于口的理由。讪讪支吾了半天。方才道:“阁下是妖身。不是儒门子弟。怎传儒门经典?”

  邓坤哈哈大笑:“萨此言差矣。岂不闻孔圣人云有教无类乎?在下虽然是但的蒙孔圣人之言。懂的仁义为何物。晓的忠孝是甚事。怎的就传不?”

  那些个儒生来听坤这个妖仙告奋勇请缨去传经。也隐隐觉不妥。但这读书人好听吹捧的本性是天下闻名。一听邓坤的话。心里俱想道:“对啊。想那西方蛮夷之的。那须我等学富五车之人亲自前往?虽然这上仙是妖出身。可是深佩我儒家学说。也就是同道中人。孔孟之道连妖精都能感化折服。能使之去外邦宣扬。岂不是更显了?”

  其时妖族人界声名着实不错。众儒心中虽然仍然对这些“鳞甲羽毛”之类隐隐有些鄙夷。但绝对不是深恶痛绝。见“邓大仙”肯帮他们儒家当跑腿。反而觉倍儿有面子。当下纷纷道:“是极。是极。由上仙去传经。甚是妥当”你一言。我一语。说到后来。倒好像非邓大官人去一趟不可的样。太宗见状也是欢喜。当即:“如此。便请上仙辛苦一遭。将儒|经书带去。代朕赠予佛祖。”想了一想。又道:“上仙此去。不可无一官半职在身。算上之前的功劳。朕欲封上仙为国师。不知可见爱否?”

  邓坤微微一笑。这国师衔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但有了这一个名头。佛教要想动他。不免要掂量掂量——要是敢着对大唐国师下手。等于是打太宗的|。以后还想大唐境内传道连忙鞠身道:“谨遵陛下之命。谢过陛下厚爱。”

  太宗见他答允。不大喜。忙伸手住。道:“国师不是凡尘之人。无须拘泥于世俗之礼。既然如此。那传经一事。便请国师多多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