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州(2)
作者:
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20 字数:9772
您好歹消消气,老三两口子避凶趋吉并不为过,我也听说过青州的种种惨状,易子而食的惨事都有呢,就连不少官吏都被饥民给杀来吃了,吓得青州官员紧闭城门,一步都不敢走出衙门。我也被吓得做梦都不安生,老三夫妇自小锦衣玉食,哪见过此等恶事?不去就不去好了。”
此事徐灏也有听闻,山东和河南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元末清初又是主战场,以至于连年战乱下十室九空人口锐减。这十来年朝廷连续从各地迁徙将近十万户百姓入山东各府县,又积极兴修水利,奖励垦荒,经过近十年的休养生息,山东总算是恢复了些元气。
不料去年一场大水,整个山东都遭了灾,青州是重灾之地,尽管朝廷马上免去钱粮赋税,派大臣前往赈灾,可是以目前的人力物力,进展极其缓慢,所以青州就爆发了大规模的饥荒和瘟疫,百姓为了活命,什么都顾不得了。
而以朱元璋的脾气,得知青州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后,似乎觉得失了颜面,大怒之下下旨停止朝廷赈济当地饥民,竟是一副要饿死所有人的架势。
好在大臣们早就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愤怒是假失望是真,这要是做臣子的学着不管不顾,就等着掉脑袋吧。所以依然从各地陆续调拨大批粮食过去,整个山东终于转危为安。不过对于青州府,朝廷也不敢过于触怒帝王,干脆责令周边官吏封锁道路,任由其自生自灭。
山东自古就是富饶之地,就算没有朝廷赈济灾民,只要官府能够忠于职守,想法设法的自筹粮食,带领灾民种地自保,不难走出困境。
怕就怕官员玩忽职守,往往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这关口调派三叔去青州,只有两个可能。一是明摆着把人往火坑里推;二是对此官员寄予了厚望。显然三叔属于后者,越是在这艰难时刻干成了成绩,就意味着将来的仕途就越会不可限量。
可惜啊!就连老太太都看懂了这层深意,三叔竟怯懦之下不敢前往,不怪老人家为之深感失望了。
徐灏没有说话,他明白老太君失望归失望,其实对于此事一样担心,万一去了有个好歹怎么办?不争气也比白发人送黑发人强,是以索性放任三叔夫妇自己做主了。
果然连连叹息恨铁不成钢的老太君,很快恢复如常,哀叹道:“还有老大夫妇被猪油蒙了心,竟敢觊觎王家的财产,得亏了有灏儿及时说给我听,不然徐家一世英名,就要被他们俩给毁于一旦了。”
萧氏摇头苦笑道:“谁能想到大嫂这般短视?娘家的便宜都想占,唉!”
老太君叹气道:“她向来喜欢贪小便宜,几万两的银子捏在手里,岂能不动心?今后如果不改掉这毛病,早晚会因此吃上大亏。不说别的,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强,等被亲朋好友知道了,会怎么看她?人人轻贱鄙夷的,守着满屋子的金银财宝又有何用?做人还有什么滋味?糊涂透顶。”
萧氏觉得老太太的语气不对,忙说道:“幸好此事没几个人知情,娘您又发现的及时,没有铸成了大错。媳妇担保绝不会说出去,不然天打五雷轰,灏儿不是多嘴的,至于郡主就更不会做傻事了。”
“嗯。”老太君点点头目光游移,徐灏神色不变没有开口,老太君深知孙儿的为人,没有计较,这令徐灏心里很受用。而月兰见状双膝跪地,赌咒发誓绝不会说出去。
老太君欣慰之余,沉声道:“虽然咱们都守口如瓶,却不能轻易放过此节,不然老身咽不下这口气。今后你来把持家中大权,不许她们两个眼珠子短浅的太太败坏我徐家门风,让巧巧管着下面琐事,不明白的就去请示你,反正有你居高掌总,老身也就放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