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杀纪纲(2)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24      字数:10568
�的纪纲,总之杀了就杀了,等纪纲犯下累累罪行在凌迟处死?笑话!

  纪纲把持了锦衣卫后,端午节朱棣带领文武百官出城射柳。他嘱咐亲信镇抚庞瑛要故意射偏,偏说射中了,想要看看王公大臣们的反应。

  当时所有围观的大臣全都装了孙子,一个个成了睁眼瞎,全体难得糊涂明哲保身。徐灏岂能被到时权势熏天的纪纲羞辱或是暗算?趁着纪纲还是个小人物的时候索性直接杀掉了事,省的到时害人害己。

  现在徐灏还年轻有着热血和冲动,事到临头依然喜欢直来直去,明知后果严重也不想忍下一口气,哪怕两世为人也不是事事谋而后动的腹黑政治家,做不到视人命为草芥,所以徐灏选择功臣之路而不是权臣之路,因为他太清楚自己不是那块料子。

  这边解缙稀里糊涂的出了徐府,回到官署后,等着他的杨士奇问道:“徐公子同意法办纪纲了?最好有他出面知会王妃一声,最近王子实在太不像话。”

  解缙苦笑着把整个经过说了出来,杨士奇惊讶的道:“竟有此奇事?哎呀呀!如果今次徐公子不杀纪纲,大人就得把此事禀告给世子的话,那纪纲身为王爷身边新贵顶多受到些教训而已,保不准他真会从此记恨于大人,以致于种下了来日杀身之祸,也未可知。”

  解缙说道:“怎么可能,区区一个侍卫有何能耐杀我?”

  杨士奇幽幽说道:“那可说不准,侍卫就不能飞黄腾达?如今一干昔日王府亲卫皆成了炙手可热的武官。再说大人拥戴的可是世子,焉能不得罪两位王爷?自古争夺储位什么险恶之事不会发生?”

  “啊!”解缙突然间激灵灵的打了个冷颤。

  徐灏第二天把此事经过说给了朱高炽,纪纲确实是犯了死罪,当着哑口无言的朱高燧冷笑一声。

  燕王妃得知此事后颇为不悦,纪纲再有错也得禀明了王爷处置,岂能把人给直接杀了?

  倒是解缙专程求见,把朱高燧祸害良家妇女的诉状递了上去,燕王妃这才知道向来最疼爱的幼子在外面竟是如此无法无天,按照律法即使贵为王子也得受到国法惩处。误以为侄儿是为了此才杀了纪纲了事,暗暗感激。

  燕王妃迁怒带坏儿子的一干侍卫,责令朱高燧闭门思过,委婉写了一封信告诉丈夫原委。

  朱棣很是震怒,不由得暗骂徐灏多管闲事公报私仇,也对于幼子朱高燧深感失望。而历史上的朱高燧确实是没少作恶,是以早早就被朱棣给放弃了,若不是只有这三个成年儿子,早就被一脚远远踹到封地去了。

  朱棣没心情去思考家事,无足轻重的纪纲死了就死了,为了安抚徐灏,说不得派人去勉励一番,然后命徐灏带兵前往大宁府,要让这个令人头疼的家伙远离北平。

  燕军一等过了夏店,朱棣密令都指挥陈旭和徐理二将乘船先往直沽,架设浮桥让大军通过。

  这也是天津名字的由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等迁都北京后,天津卫的地理位置越发重要,遂成为津门咽喉重镇。

  因大军突然反折南下,使得全军迷惑不解,行伍前进时不免为此议论纷纷。

  姚广孝等神棍自然献上了神话,朱棣当着很多军士的面,说天上有白气两道,自东北向西南,根据占书所言“执本者胜”,所以只利于南伐而不利于东征,天象代表着神意,不可违背。

  高高大大一身戎装的燕王指着夜空比比划划侃侃而谈,完全像个得了真命的天子,这时代的将士谁敢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