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莫愁湖(2)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25      字数:9258
��子,艳丽的脸上淡施脂粉,鬓边插着几只金钗,身段窈窕而姿态慵懒,脚上一双宝蓝珠翠绣花的皮革高跟鞋,出自大姐名下的作坊,这一双高跟凉鞋在京城卖价五十两银子以上。

  最贵的高达数百金,有专人上门为豪门女眷量尺寸,每一双都堪称独一无二,连同"xiong zao"内裤等作为奢侈品深受有钱妇女的欢迎,供不应求。

  时下已经有精明商贾嗅到了商机,相继推出了价格相对低廉的女鞋等商品,来自辽东的出产也开始进入了南方,可以说洪熙朝对于商人的地位日渐松绑,商业上的繁荣似乎指日可待了。

  徐灏既期待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也不免有些不情愿,因为资本主义委实不是什么好东西,"chi luo"裸血淋淋的剥削。即使推出了自耕农律,但大批富起来的商贾以及传统地主贵族依然会想方设法的购买土地,迫使无数农民平民放弃耕种流落到城市靠打工为生。

  只希望资本阶级的兴起会改变很多人的观念,最终出现类似欧洲的工业大革命,不管是共和还是君主立宪都好,就是别冒出来一个李自成,非要做什么皇帝。

  不过这都是数百年之后的事了,起码徐灏有生之年,顶多看到资本主义稍稍冒头就不错了,几十年的时间并不代表着什么,兴许眼睛一闭,皇帝和大臣们又祭出洪武朝的祖制来反对新兴阶级也说不准。

  太过重商主义的后果,就是绝对会引起士大夫等保守文人集体的联手抵制,总之将来谁知道呢?

  朱巧巧拉着徐灏坐在身边,说道:“来时辽东乡下的堂客正光着两片脚丫子在田里种稻,希望你让户部送来的水稻种子管用,不然今年走海路运来的粮食又得要增多三成,这海船一定得继续改良,船难太多了,还有得尽快疏通漕运增加漕兵的数量,盗贼也太多了,十成粮食倒有一成得喂了那些王八。”

  徐灏点点头,因运河年久失修洪涝灾害和打了四年仗等缘故,南北运河越来越不堪重负,时常堵塞,通往北方的粮食大多改走海路,是以相应的海难事故也多了起来。

  历史上朱棣一登基便下旨要迁都北京,除了着手修建紫禁城和迁徙富户百姓去北方外,就是重新开挖南北大运河,走内河安全不说也大大缩短了时间。

  “工部已经派出官员了,很快就会组织人力。”

  这方面无需徐灏操心,北京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满朝大臣都不会阻拦开挖运河,再来因北京紫禁城,永乐大钟等许多大工程的消失,如今的朝廷不缺钱。

  徐灏开始怀念起北方,说道:“多说说辽东之事,今年怕是没时间过去一趟了。”

  此时晴雯送进来四个小碟子,荔枝、龙眼、石榴和葡萄,还有用红玛瑙盘子盛着的新鲜莲子。香菱端过来一张红木描金小香几,二人一边剥开果皮一边坐着听话。

  朱巧巧微微摇头拒绝,示意她们俩自己吃莲子,说道:“或许因我自小在西北长大,更喜欢被视为寒冷之地的辽东,感觉回到了家乡一样。大连四季分明,即使是将近半年的冬天我也不觉得多么可怕。家家户户烧着煤炉,晚上睡在火炕上,到处都是树木不愁没有取火之物。今年让百姓家家户户种植白菜,腌好了储藏起来,只要不懒都饿不死。

  就是每当大雪封山,各地村子变得与世隔绝,最怕有盗匪强人或那些该死的蒙古女真人前来打劫,就算不杀人,可抢走了所有粮食等东西,大冷的天动辄会饿死冻死了全家人,等收到消息已经是来年开春了,因此必须要修建道路,即使是下了大雪起码能派出人手,消息往来也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