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迁都(2)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27      字数:11866
��得像个弥勒佛,笑容可掬的道:“你嫂子在后面。不在这里,你又不是不认得路。”

  徐灏也笑道:“是顺便过来告诉你一声,我找到斗酒的人选了,就是你身边的编纂曾啓。”

  “曾啓?”朱高炽眼神一亮,随即疑惑的道:“朕倒是知道他善饮。可是这酒量能比得过人家?”

  徐灏对内侍吩咐道:“你去请曾大人过来。”

  不多一会儿,太监从等候的官员里面把曾啓带了来,朱高炽亲自问道:“卿量几何?”

  曾啓恭敬的道:“无论量。”

  朱高炽大喜,说道:“原来你还有这等本事,朱勇那小子要请战,就让他陪你一同款待使臣,朕会时时关注尔等,勿要不坠了我大明的威风,得胜朕自有封赏。”

  “臣遵旨。”曾啓领命而去。

  朱高炽随即好奇问道:“你怎么知道他善饮?”

  徐灏心有余悸的苦笑道:“自然是被灌的不省人事,那天我最少喝了一坛子老酒,而他估计喝了不止三坛,就没见过这么能喝的,奇人也!”

  能见到徐灏亲口承认吃瘪,朱高炽乐得哈哈大笑,边笑边被四个小黄门费力搀扶着去了奉天殿。

  徐灏渐渐收起笑容,他总感觉朱高炽属于病态性肥胖,这可是非常影响寿命的。

  叹息着去了内宫,皇后张氏忧心忡忡的道:“一下雨宫里就积涝成灾,很多宫殿的地基也塌陷了。瞻基说与其花费重金修缮皇宫,不如遵照先帝的遗愿,在北平筹建紫禁城,等建成之日迁都北方,御守国门。”

  徐灏想起姚广孝曾含糊其辞的说过,朱瞻基貌似和他爹八字相克,看来果然不假。朱高炽虽然出生于北方,但他少年时一直住在金陵,是以不愿意迁都。反而朱瞻基自幼便崇拜祖父,即使懂事后就住在金陵,却一心要回北方。

  迁都北平有利有弊,从战略上来讲无疑是正确的,可是供养北京的成本太大了。

  要想迁都先动员近百万人修挖南北大运河,此后需以举国之力供养,修建规模庞大的皇宫,迁徙天下富户进京,文武百官都需要安置等等,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最主要的是随着朱棣故去,以南方人为主的官员们指定不愿意,除了朱棣外谁能一言而决迁都?

  估计雄心勃勃的朱瞻基眼见说服不了父亲,转而求母亲来找徐灏,如果徐灏同意又说服了朱高炽。那么此事就算成了一半。

  问题是徐灏为何要关心迁都呢?上辈子一介草民委实对皇城根没啥好感,天子守国门让人听得是热血沸腾,奈何自永乐朝之后,明朝就处于防守的一方,国土面积不增反减了。这个守大门有什么意义嘛?

  迁都北平确实能让朝廷对边关的控制力度大大增强,对防御北方更加重视,但徐灏不以为是什么好事,明朝末年的历史足以说明一切。

  总之徐灏不赞成也不反对,朱瞻基你有本事就强行迁都,没本事就老实在金陵做你的皇帝。

  不迁都或许就没有英宗被俘虏。正德四处瞎胡闹,至于说北平一旦被占领了怎么办?凉拌呗,有种就轰轰烈烈的赶走侵略者,没种就老老实实的做亡国奴,这和迁不迁都有一毛钱的关系?

  反正历史已经证明,迁都北平也没阻止明朝的灭亡。因此徐灏也就不愿多事了,煞费苦心能管得了两百年后?

  于是乎,徐灏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