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通惠河(3)
作者:
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33 字数:10802
msp;朱瞻基当下不再推辞,看着周围的风光,很快朗声作了一首:
“湖海由来任纵游,飘蓬踪迹一孤舟。
不图万里他山外,得集千称名士流。
绕岸树声寒客思,印峰溪色照人愁。
夕阳何处催归鸟,畏向黄昏下碧楼。”
“好!”徐灏拍了怕手,却品味着不图外里他山外,得集千称名士流,暗道朱瞻基将来应该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看来他对开疆扩土没太大兴趣,这也符合历史走向。
朱瞻基说道:“舅舅何不也作一首?”
徐灏失笑道:“我哪会做什么诗?对了,我倒是有首内眷所作,也算应景,念给你们听听。”
万峰盘叠石苍苍,一片清溪隐碧篁。
断续板桥分路置,参差灌木有花香。
浮鸥飞鹭双双见,回燕交鸳两两翔。
紫墨屿边舟泊处,看来无景不潇湘。
朱瞻基赞道:“好诗,真乃别具一格的佳作。”
“不错。”解缙也随着赞了一句。
河面上波光粼粼,掩映着远方的青山绿树,岸边有几个半大孩子垂直入水,溅起不大的浪花,像利箭直直的向河底潜去,等出水的时候,双手高举着一块扁圆形的白卵石。
没想到几个孩子竟朝着这边游来,秀兰嫂子露出了温柔神色,说道:“这是我的船帮。”
徐灏不明白她的话,后来才知道游过来的两个孩子没有父母,在大哥的带领下,在通惠河靠摸鱼捞虾,挖野菜吃相依为命,挨了饿也不讨饭。
秀兰嫂子心疼他们,常常帮着缝缝补补,做点汤汤水水,又像长姐又像母亲。如今大哥进了军营当兵,把两个弟弟托付给她照管。
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是秀兰嫂子父亲的生死兄弟,如今年老力衰没人雇了,只有一艘小扁舟,跟着秀兰嫂子搭个帮,晚景非常的凄凉。
老的老,小的小,同命相怜,在一起患难与共,一条粗绳拴着四只小船,这就是秀兰嫂子和她的小小船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