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一上一上又一上(3)
作者:宁小钗      更新:2019-12-28 21:36      字数:10782
�色浅白而小,香气醉人。

  到了九月霜降后,挂满数头间的果实,被严霜侵染才能更加的丹朱明黄,你们没见过一堆堆火红色的橘子等着装船时的场面,真令人眼馋口馋。”

  林道静若有所思的笑道:“原来时下都说橘子对小孩子发育极有补益,在金陵。橘子家家户户都要购买,看来是先生幕后推动的。”

  徐灏笑着点头,说道:“以前北方人不怎么吃橘子,南方又不稀罕,时常卖不出去。个头小的不中吃,又不用它酿酒,成堆成堆的任其烂掉,太可惜了。岂不知橘子富含各种营养,个头大的直接吃,个头小的可以榨汁喝,比吃人参鹿茸什么的强过百倍。”

  徐灏不知民国时代,橘子才经过外国人的大力宣传,国人zhidào了很有营养,随之而来的是远从大洋彼岸运抵的美国橘子,成了一种必需品也是奢侈品,四两重一枚的橘子,得花一二毛钱,那时货币还未贬值,一毛线最少相当于现在的二十块。

  政府的教科书或什么研究报告书之类,反复赞扬橘子的好处,买办社会就是这么个德性。从来不提中国南方数省也出产橘子,无论品质颜色都胜过外国橘子的标准,专家商人都不把它放在眼里,因此中国橘子的价值,仅仅比萝卜南瓜稍贵一点点。

  出产地的橘子被压价一毛钱能买四五斤,运抵外地,一毛钱可以买二三斤,国人都认为吃中国橘子,就和吃萝卜一样,解渴而已,崇洋媚外的风气可见一斑了。

  那时最可笑的是城里人把洋橘子当成了补药,价钱贵得和燕窝高丽参差不多。外国人和中国买办商人便利用这个心理,橘子上印有洋文,用花花绿绿的纸张进行包装,纸上还有字,说明补什么,应该怎么吃。

  照着方法吃,就补人,不照着方法吃,不算数,非是小钗杜撰,恶意贬低民国,此乃千真万确的事。

  哪怕改革开放后,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看看大超市里外国水果的昂贵价钱,日本的大米,洋奶粉等,时至今日依然有众多的专家公知极力为外国商品鼓吹,不停的曝光民族产业的黑暗面。

  诚然需要有良心的各界监督舆论环境,让我们能吃上放心食品,但也需提防别有用心者,食品wènti绝不是中国独有。这些年,欧洲美国日本台湾类似的事件一样层出不穷,不知那些跪舔洋爸爸的公知口中的羞愧,到底羞愧了谁?(未完待续……)